牙齒不齊咬合有問題,矯正的最佳年齡及醫院選擇
<p>牙齒不齊,咬合出現問題 <br /><br />病友癥狀說明(主要癥狀、發病時間):<br />門牙和虎牙不齊,想做矯正,不知道那個年齡段做效果比較好? <br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br /><br />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br />應選擇何種醫院,需要多長時間? <br />化驗、檢查結果:<br /></p>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國燦 副主任醫師
新昌縣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骨科
-
牙齒不齊咬合出現問題需要矯正,矯正效果受年齡、牙齒狀況、矯正方法、矯正時長、醫院選擇等因素影響。 1.年齡:青少年時期(12 - 18 歲)是牙齒矯正的黃金時期,此時牙齒和頜骨的生長發育活躍,矯正效果較好。但成年人也可以進行矯正,只是所需時間可能更長。 2.牙齒狀況:如果牙齒只是輕微不齊,矯正相對簡單;若存在嚴重的擁擠、扭轉等,矯正難度會增加。 3.矯正方法:常見的有金屬牙套、陶瓷牙套、隱形牙套等,每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4.矯正時長:通常需要 1 - 3 年,具體取決于牙齒不齊的程度和矯正方法。 5.醫院選擇:應選擇正規的口腔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口腔科,醫生經驗豐富、設備先進,能保障矯正效果。 總之,牙齒不齊咬合有問題應盡早矯正,選擇合適的矯正方法和正規的醫院,以獲得理想的矯正效果。
2024-12-18 02: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當前的時髦病“血液粘稠”是怎么回事 -------------------------------------------------------------------------------- 時間:2005-3-28點擊數:755收藏此頁到博采 翻開時下的醫藥衛生報刊,一種稱為高粘血癥的“時髦病”頻頻亮相。那么,好好的血液為什么會變粘稠?血液變粘稠了有什么危害? 血液為啥會變粘稠? 血液不斷地在體內循環流動,流動的速度并非一成不變,比如安靜狀態下比起運動時就要慢得多,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不會影響健康。但在有的時候,流動的速度減慢到正常范圍以下,甚至抽出的血液很快凝在針管中推不出來,或者靜脈輸液時因反流血液凝結而堵管,這就表明血液明顯變稠了。變粘稠了的血液流動速度更慢,一來使機體組織所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相對減少,二來更危險的就是紅血球因之而聚集,形成凝血塊阻塞血管,誘發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而危及生命——這就是血液變粘稠最可怕的惡果。 那么,好端端的血液為啥會變粘稠呢?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水是血液粘稠的即刻因素。《紅樓夢》里賈寶玉有一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其實男子同樣是水做的,因為水占了人體重的一半以上,特別是流動著的血液,90%以上由水組成。大量出汗、服用利尿劑、腹瀉等引起身體水分流失,都可使血容量減少,致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紅血球等)相對增多,血液的粘稠度自然增加。二是有形成分是血液粘稠度的物質基礎。能使血液變稠的有形成分有血液中的紅血球、蛋白質等。紅血球數量越多、脆性越弱,血液粘稠度就越高;血漿中蛋白質、脂肪、糖分越多,血液越粘稠;血液中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對血液粘稠度的影響不容忽視,當纖維蛋白原升高時,血液粘稠度會明顯升高。血中的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蛋白質成分增多,與紅血球一起粘合而形成網絡,致使血液流動的阻力增大。三是紅血球與血小板的結構改變,互相凝結成塊,阻塞了血管;四是紅血球等血中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不能順利通過小血管,從而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 使血液變粘稠的非血液因素。在同樣條件下,有些環境因素也累及血液的粘稠度,如夏季血粘度增高,冬季低;清晨與上午高,傍晚與下午低;陰雨、悶熱、低氣壓時高,風和日麗時低;厚味飲食后高,清淡飲食后低;腹瀉、出汗后高,足量飲水后低。上述因素中,有些與水平衡有關,有的與血液有形成分增加有關,有的則與人體生物鐘有關。了解這些規律,有利于防止血液粘稠,預防相關疾患發升。 怎么知道血液變粘稠了? 雖然血粘稠不像貧血或失血那樣可以引起明顯的自覺癥狀,但還是能感受到一些“蛛絲螞跡”,不過你得更加細心才行—— 晨起頭暈,不清醒,思維遲鈍。一般要待吃過早餐后,頭腦才逐漸變得清醒。 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會兒,否則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相反,晚餐后精神狀態特別好。 蹲著干活氣喘。下蹲時回到心、腦的血液減少,肺、腦等器官缺血,導致呼吸困難,故有氣喘。 陣發性視力模糊。血液變粘稠了,流速減慢,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或者視神經或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看東西一陣陣模糊。 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上述癥狀,應疑及血粘稠,最好到醫院作有關血液流變學的檢查,以便確立診斷。 血粘稠需要治療嗎? 根據病理學家們對血液粘稠度的形成以及變化規律的研究,發現血粘稠程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境、不同季節、時間與氣候等。因此,一個人的血粘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之中。對于健康者來說,你大可放心,因為人體自身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來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和相對穩定,使你并不產生病態表現,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但要注意,中老年人群出現了較明顯的血粘稠癥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及時給予藥物干預,當然使用藥物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萬不可自行其事,以免出錯。 調整你的生活方式 其實,還有更簡單的防止血粘稠或消除血粘稠的辦法,這就是調整生活方式。具體可概括為七點建議: 多飲水。水堪稱為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但飲水要講科學,首先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時、晚間就寢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選擇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可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凈水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分很快進入細胞內,稀釋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 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蔬菜與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纖維可以在腸道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多食大豆。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是一種乳化劑,能使血中膽固醇顆粒變小,并保持懸浮狀態,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降低血中膽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動物內臟如豬腦、豬肚、肥腸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 堅持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爬山、游泳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體內的脂質代謝。 戒除煙酒。 消除憂慮,情緒樂觀,保持心理健康。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藥物,以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
2013-12-23 20: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方智野 主任醫師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科
-
一是乳牙(牙字加合)期:出現的乳牙排列不齊或牙列反(牙字加 合)(地包天)和開(牙字加合)(局部牙齒咬合不住)就應該得到早 期矯正,治療的年齡是3~6歲左右,此時患兒的恒牙還沒有萌出,乳牙的牙根還沒有吸收,較穩固,可以通過戴用口腔內活動矯正器進行矯治,療程約6個月左右,早期治療對患兒頜面部的正常發育是大有益處的。如果不能及時矯正,在這一快速生長期內就有可能加重畸形。 二是混合牙(牙字加合)期:大約是在7~11歲,此時新生恒牙開 始萌出,牙齒生長很快,咬合不穩定,是牙齒畸形的多發期。主要原因是乳牙早失,導致牙弓長度減少,進而引起牙齒排列不下,這類患兒應做間隙保持器;乳牙早失使間隙關閉,導致恒牙沒有足夠萌出空間引起牙齒畸形,要通過矯正器恢復間隙;不良口腔習慣或嗜好導致的牙齒畸形,在克服、改變不良習慣的同時根據不同情況,不同程度可以從輕至重分別采用活動或固定矯治器,甚至配合口外整形力來糾正牙列。 三是恒牙(牙字加合)期:乳牙已全部換完,第二顆大牙和第三顆大牙萌出時為又一個快速生長期,一般為12~18歲左右,這時牙齒畸形的診斷比較明確,在此快速生長期內矯正,速度快而且矯正效果穩定。
2012-02-08 20: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