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直性脊柱炎有什么癥狀?
癥狀描述:腰部常感覺疼痛,擔心是患上強直性脊柱炎,請問這個病有什么癥狀?
覃健
- 答:強直性脊柱炎常見癥狀有腰、背、頸、臀、髖部疼痛以及關節腫痛,約90%病人最先表現為骶髂關節炎,然后上行發展至頸椎,也有少部分病人從頸椎發病,下行至腰骶關節,也有病人全脊椎同時發病受累。當出現以上癥狀,患者需到風濕免疫科就診。
-
確診強直性脊柱炎需要什么檢查?
癥狀描述:確診強直性脊柱炎要做什么檢查?
覃健
- 答:如今絕大部分的三甲醫院都開設風濕免疫科,可以對強直性脊柱炎進行針對性的診治。如需確診,可通過做X光、CT、核磁共振、實驗室檢查、HLA-B27陽性檢測等方式來確診強直性脊柱炎。特別要注意,若HLA-B27檢測呈陽性的患者,是強直性脊柱炎的高危人群。
-
為什么強直性脊柱炎會導致全身僵直?
癥狀描述:為什么強直性脊柱炎會導致幾乎全身僵直呢?
覃健
- 答:直性脊柱炎從原理上看是一種免疫反應所導致的疾病,與甲亢類似,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人體的免疫反應。同時,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結締組織的疾病,全身只要存在韌帶的部位都有可能受到侵犯。例如,人的脊柱每節之間都有韌帶連接起來。當受到致病因子侵犯后,就導致脊柱慢慢融合、骨化,最終導致強直。而這種治病引子往往會牽涉到髖關節和膝關節,這兩個部位受的影響最大,會導致患者喪失基本的活動能力。
-
強直性脊柱炎接受系統治療還會癱瘓嗎?
癥狀描述:強直性脊柱炎如果接受系統治療還會走到癱瘓這一步?
覃健
- 答:雖然強直性脊柱炎暫時并不能治愈,但是只要通過早診斷早治療,堅持用藥來控制病情,可避免病情惡化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而事實上,很多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最終發生癱瘓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為在經濟上無法負擔昂貴的免疫力試劑的費用,轉而偏聽偏信五花八門的中醫藥療法,反而延誤了控制病情的最佳時機,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
-
人工關節置換術適合哪些患者?
癥狀描述:人工關節置換術適合什么患者?
覃健
- 答:最常見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疾病包括:重度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晚期股骨頭壞死、強直性脊柱炎導致的關節破壞,以及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等,還有老齡患者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等創傷。
-
強直性脊柱炎換關節能恢復功能嗎?
癥狀描述:嚴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換人工關節能恢復關節功能嗎?
覃健
- 答:實施人工關節置換的目的在于緩解關節的疼痛,矯正關節的畸形,改善患關節的功能狀態,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一般來講,只要關節受損,導致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并且經過保守治療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應該考慮進行關節置換。
-
置換人工關節術后需要多長時間做康復鍛煉?
癥狀描述:置換人工關節術后需要很長時間做康復鍛煉嗎?患者需注意什么?
覃健
- 答:病人在置換人工關節后,基本上無需進行康復鍛煉就能正常運動。做了手術之后,沒有什么病人需要到康復科做鍛煉的。 但是,在進行手術后確實會存在疼痛、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因此,病人在術后早期要勤復查,一般每1-2月復查1次,隨后可逐漸減少次數。置換人工關節后,患者的基本生活與出行不成問題。但人工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性不及原來的關節好。因此,為了延長使用壽命,不推薦患者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及劇烈的體育運動,以免加大人工關節的磨損和松動的可能性。
-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多久能行走?
癥狀描述: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后多久能行走?
覃健
- 答: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效果是可觀的。正常情況下,置換關節的病人,當天麻醉醒了,就可以站起來走路,裝上人工關節馬上就能用了。
-
如何選擇置換假體材質?
癥狀描述:人工關節置換,患者要如何選擇假體?哪種最好?
覃健
- 答: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假體設計以及材料都已經發展到較好的水平,有很多材料可供選擇,例如傳統的金屬-聚乙烯,還有金屬-金屬、金屬-陶瓷、陶瓷-聚乙烯等等。如何選擇也是讓病人頭疼的事情。例如,金屬-聚乙烯材質的假體,這種材料是最傳統也是最經濟的,但缺點是相對不耐用。還有陶瓷-聚乙烯,雖然比較容易碎,但是更加耐磨。金屬-聚乙烯假體的壽命大概十五年到二十年,而陶瓷-聚乙烯可以到三十年。選擇假體的材質,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日常生活、經濟等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來制定方案。
-
人工關節置換術技術成熟嗎?
癥狀描述:人工關節置換術技術成熟嗎?
覃健
- 答:如今對于人工關節置換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打個比方,十年前曾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病人在乘飛機過安檢時需要疾病證書,證明體內放置了金屬,方可通過。現在已不需要開此證明了。說明更換人工關節已成為一種常態了。其實,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已有四十多年接近五十年歷史,在歐美國家非常發達。去年在美國,不計算小關節置換,只是膝關節和髖關節的關節置換,已經超過七十萬。對于美國而言,關節置換手術與鑲牙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