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
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萎縮,使行動能力漸漸消失直至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疾病。患者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等待著自己由于心肌衰竭而死亡,國際醫(yī)學界形象地稱之為“漸冰人”。該病癥已被International Seven Three Society(國際七三學社)列入十大醫(yī)學課題進行研究。
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是一組漸進性遺傳性骨骼肌變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選擇性受累的骨髓肌呈漸進性對稱性無力和萎縮,最終喪失運動功能。本病為單基因遺傳,發(fā)病年齡為5~6 歲左右,發(fā)生率為出生男嬰的13~33/100000 。近年研究認為其病變的基本原因在于肌肉細胞膜的異常。
西醫(yī)定義
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是一組病因不明的,遺傳性、進行性肌肉疾病。臨床上以進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縮和無力為其主要特征。
臨床表現
假肥大型(Duchenne型)
由Duchenne (1868年)首先描述,是兒童中最常見的一類肌病。屬性連隱性遺傳,幾乎均影響男孩,占活產男嬰的l/3 000~1/4 000(歐美)和l/22 000(日本)。_女性僅為異性染色體攜帶者,不發(fā)病。多于兒童期起病,常以骨盆帶肌無力、肌張力低、走路緩慢、易跌為首發(fā)癥狀。病情進展較迅 速,可逐漸累及肩胛帶、四肢遠端肌群及面肌。背部伸肌無力則站立時腰椎過度前凸,臀中肌無力則行走時骨盆向兩側擺動,呈典型的“鴨步”;患兒仰臥位站起時,先翻轉為俯臥位,再用雙手支持床面及下肢才能緩慢站起稱Gowers征;由于肩胛帶肌及前鋸肌無力,可呈現“游離肩”和“翼狀肩胛”,以上為該型的特征性表現。約90%的患兒有肌肉的假性肥大,以腓腸肌最明顯,三角肌、股四頭肌、臀肌、岡下肌、肱三頭肌及舌肌等也可受累。多半患兒還伴有心肌損害,約30%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病情多呈進行性加重,是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中預后最差的一個類型,多數在15歲左右即不能行走,大部分患者在25~30歲以前因呼吸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而死亡。另外,尚有一種與此型臨床表現類似的類型,稱為良性假肥大型(Becker型),由Becker(1957年)首先報道,常在5~25歲期間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多在起病后15~20年才不能行走,占出生男孩的3~6/10萬,心肌受累少見,智力多正常。
肢帶型(Erb型)
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形式,各年齡均可發(fā)病,但以10~20歲期間起病較為多見,男女均可患病。臨床上肌無力及肌萎縮先出現在骨盆帶與肩胛帶的部分肌肉,初起時兩側常不對稱,病情進展緩慢,但年幼起病者發(fā)展較快。以下肢無力開始的病人大多10年內累及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心肌受累者少見。
面-肩-肱型(Landotlry-Déjerine型,或稱FSHD)
最初在1885年由法國神經科醫(yī)生L. Landouzy和J. Déjerine記錄,因此, 也可稱此病為Landotlry-Déjerine型的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由于肌肉病變部位在拉丁語中的稱為fazio-skapulo-humeral,因此,該病癥的英語名為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為FSHD。
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女均可發(fā)病,患病率約為0.4~0.5/10萬,多見于成年人,通常在20歲左右才出現臨床癥狀,亦有從剛出生即出現癥狀者。病變主要侵犯面肌(fazio)、肩胛帶(skapulo)及上臂肌群(humeral).,也可累及胸大肌,呈特殊的“苦笑面容”,見垂肩、“翼狀肩”及“游離肩”,但下肢受累較輕,偶爾見到腓腸肌和三角肌的假性肥大。影響心臟者甚少見。對壽命影響不大。
遠端型(Gower型)
由Gower首先報道(1902年),甚少見。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在40~60歲期間發(fā)病,逐漸出現脛前肌、腓腸肌及手部小肌肉的進行性無力和萎縮。病程進展緩慢,逐步累及肢體近端。早期腱反射正常,但晚期則出現腱反射消失。一般說,本病不發(fā)生嚴重殘廢,亦不影響生命壽期。
眼肌型(Kiloh-Nevin型)
1.單純眼肌型 又稱慢性進行性核性眼肌麻痹或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于青壯年 起病,主要侵犯眼肌,表現為上瞼提肌及其他眼外肌的無力和萎縮,病情進展緩慢,上面部肌肉也可受累,經數年后延及頸部和肩胛帶肌肉。
2.眼咽肌型 由Voctor首先描述(1902),甚少見。起病年齡不一。但以30~40歲起病多見。主要侵犯眼肌及舌咽肌。以緩慢進展的眼外肌、吞咽肌麻痹為特點,常在眼外肌麻痹后數年出現吞咽、構音困難,咽部癥狀等。少數病例吞咽困難先于眼部癥狀數月至數年。腱反射消失。眼外肌麻痹和腱反射消失為本病主要特征。
3.眼腦軀體神經肌病 極少見。多于15歲之前發(fā)病,表現為慢性進行眼外肌麻痹、生長緩慢、智能減退、視網膜色素層炎、耳聾、共濟失調、心肌傳導阻滯及心肌病等體征。腦脊液檢查可見蛋白質增高,腦電圖、血清PK多為正常。
疾病病理
病理:肌營養(yǎng)不良癥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在肉眼下可見受累的骨骼肌色澤較正常的蒼白,且質軟而脆;光學顯微鏡下早期可見灶性壞死,肌纖維粗細不均,同時有散在的蛀蟲樣變。肌纖維內橫紋消失,空泡形成,肌細胞呈鏈狀排列并往中央移動。晚期肌纖維普遍萎縮,并有大量脂肪細胞和結締組織填充,假性肥大的肌肉是由于肌束內大量脂肪組織堆積所引起的;電鏡下可見肌細胞膜呈鋸齒樣改變。
診斷要點
1.常有家族史。
2.病肌先累及四肢近端肌群,兩側對稱有假性肥大,下肢無力,步態(tài)搖擺,Gower's 征陽性;上肢舉臂困難。
3.皮膚知覺正常,腱反射及淺反射無亢進,無肌顫動。
4.血CPK 顯著增高是最敏感指標,有助于早期診斷;ALT、AST、LDH 可有升高。
5.肌電圖符合肌厚性損害;肌活檢可見纖維變性;dystrophin 含量測定和PCR技術有助于診斷。
易發(fā)人群
多發(fā)于兒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辨證辨病治療
先天不足 肝腎虧損
本病是由于遺傳而來已經現代醫(yī)學證實。中醫(yī)自《內經》始有對遺傳因素對人之影響的認識。先天稟賦之強弱,直接影響人的生、老、病、死。故專家們認為,本病由于父母腎氣不足,導致小兒稟受父母之精氣不足是主要致病原因。腰為腎之府,先天腎之精氣不足,不能榮養(yǎng)腰府,故小兒見腰背無力;腎精不足可累及肝陰之虛,肝腎陰虧,不能濡潤筋脈而出現肢體無力,這也就是《內經》所言的“肝病則四肢不用”,陰虛日久可致肝陽上亢,肝陽化風,風動則搖,故可見患者走路左右搖擺如鴨步狀。
后天失養(yǎng) 脾氣虛弱
脾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正常生理狀態(tài)上,能過胃之受納腐熟水谷,脾之運化功能,攝取營養(yǎng)精微物質,變化而為氣血。脾臟健運,氣血生化有源,肌肉筋脈,得其所養(yǎng)而筋健肌充,體健無病。“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中兒患者較多是因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加之先天之不足,脾氣虛弱,脾失健運,不能生化氣血,則氣血虧虛不能濡養(yǎng)肌肉四肢,日見肌肉萎縮無力。
痰瘀互結 留著肌肉
脾主運化水濕,若脾氣虛弱,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濕,化生氣血,面則釀生痰濁。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由于先天不足,脾腎氣虛,久則氣無力以推動血液運行漸至血瘀之證,痰濁血瘀互結,留著肌肉,阻滯經脈,日見局部肌肉假性肥大,肌肉增粗變硬。
總之,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稟受父母之精氣不足,導致小兒肝腎虧損脾氣虛弱而致,久則痰瘀互結,留著肌肉不去,形成本虛標實之復雜病機,虛可致實,實可伐虛,故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病理狀態(tài)。由于腎虛,肝木失養(yǎng),加之脾胃虛弱,土虛則肝木不榮,故橫逆難制,遂成肝風,出現行走搖擺如鴨子步狀,;肝木橫逆,上以刑肺,中以乘脾,脾氣虛,則四肢削瘦無力,神疲懶言;下以伐腎,導致氣血陰液更加不足,導致患者下肢無力明顯,不能久立,俯臥不便,形成惡性循環(huán)。久病不愈,日漸氣血衰敗,五臟俱亡,最后陰陽衰敗導致死亡。
預防常識
關于本病的治療,迄今為止,尚未發(fā)現一種經得起多次重復的、時間考驗的、被世界各國公認的特效療法。目前仍處于不斷地摸索和驗證中。關鍵在于做好預防工作,做好遺傳諮詢、產前檢查、攜帶者的家譜分析和檢查是預防本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本病除假肥大型外,多數不影響其壽命。晚期患者可因嚴重肌肉萎縮而出現肢體攣縮和畸形。適當體育活動、按摩、體療有助于改善肢體功能,延緩殘廢時間。
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應做哪些檢查?
血清酶測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標,可在出生后或出現臨床癥狀之前已有增高,當病程遷延時活力逐漸下降。亦可用于檢查基因攜帶者,陽性率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動性肌病中,尤其是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病人中,可顯著升高達1000至數千單位。
2、血清肌紅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攜帶者中也多顯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歲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為119.00,20歲以上男性為84.30,女性為77.50,以上三項血清酶中CRK,PK的陽性率高于Mb,三項綜合檢出率為70%左右。
4、其它酶:如醛縮酶(ALD),乳酸脫氫酶(LDH),谷草轉氨酶(GOT),谷丙轉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異改變,亦不敏感。
尿檢查
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減少。
肌電圖
具有肌原性損害肌電圖特征。
肌活檢
可見肌纖維不同程度增大、變性壞死以及結締組織增生和脂肪浸潤。
可見如前述的病理改變,若有條件可應用X-CT或MRI核磁共振檢查技術,能發(fā)現肌肉變性的程度和范圍,可為臨床提供肌肉活檢的優(yōu)選部位。
心電圖
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常伴心肌損害等而有相應異常表現。
CT和MRI檢查
CT檢查可發(fā)現病變肌肉呈密度減低影。MRI檢查可見受累肌肉不同程度的“蠶蝕現象”。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 南陽精神病醫(yī)院
- 濱州腎病醫(yī)院
- 六盤水白癜風醫(yī)院
- 黃岡性病醫(yī)院
- 南陽癲癇病醫(yī)院
- 黃岡甲狀腺醫(yī)院
- 松原甲狀腺醫(yī)院
- 榆林皮膚病醫(yī)院
- 佳木斯男科醫(yī)院
- 杭州癲癇病醫(yī)院
- 上海治療hpv感染醫(yī)院
- 咸寧不孕不育醫(yī)院
- 贛州婦科醫(yī)院
- 烏魯木齊肝病醫(yī)院
- 濱州皮膚病醫(yī)院
- 鷹潭早泄醫(yī)院
- 沈陽男科醫(yī)院
- 南通肝病醫(yī)院
- 湖州早泄醫(yī)院
- 深圳眾亞門診部
- 岳陽皮膚病醫(yī)院
- 荊州男科醫(yī)院
- 徐州眼科醫(yī)院
- 大同男科醫(yī)院
- 上海治療hpv醫(yī)院
- 青島婦科醫(yī)院
- 上海治療抽動癥醫(yī)院
- 漯河男科醫(yī)院
- 許昌私密整形醫(yī)院
- 南寧西京白癜風醫(yī)院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yè)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yǎng)、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yǎng)食譜:成長營養(yǎng)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