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血壓與肥胖及遺傳因素有關
小峰上小學了。老師發現他上課時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剛講完的知識再問他,他竟不知老師說的是什么。布置的作業他也完成得不好,總是丟三落四的。他身體較胖,喜歡運動但又不敢運動,因為每次上完體育課他都會精神不好,說有些頭痛。老師把情況通報給小峰的爸媽,當天晚上,小峰挨了一頓“暴訓”,哭了一場,第二天竟不起床了。說頭痛得像要炸開,還惡心要吐。爸媽這才慌了神兒,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開始找不出什么毛病,看他較胖,測了一下血壓才發現,他的血壓為140/95毫米汞柱,原來是高血壓引起了這些癥狀。
正常小兒血壓范圍 正常上限
(收縮壓/舒張壓) (收縮壓/舒張壓)
6天~11月 78~103/49~74 115/86
1歲 82~109/52~79 123/92
2~4歲 86~105/56~72 114/79
5~6歲 95~109/57~77 120/86
7~8歲 92~114/61~80 125/89
9~10歲 95~115/62~83 126/93
11~12歲 96~112/61~84 1 35/96
13~14歲 96~117/59~81 128/92
單位: 毫米汞柱
他爸媽有些不相信:孩子才這么小,怎么會得高血壓?再說我們都沒有高血壓病。
醫生真的給他倆測了血壓,爸爸的血壓為160/100毫米汞柱,已經是典型的高血壓了,媽媽的血壓是150/88毫米汞柱,也是收縮期高血壓。可他們自己卻不知道。后來又追問出小峰有過腎炎病史,醫生判斷,小峰的高血壓跟肥胖、腎炎及遺傳因素都有關系。
小兒高血壓發病不算少
以往人們一直認為高血壓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殊不知,兒童中血壓偏高者并不少見。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小兒高血壓發病率為1%~2.3%。許多調查資料表明,浮動在臨界狀態的血壓偏高比例,要比發病率高得多。在美國,兒童期血壓偏高發生率為14.1%,在日本為13.3%。我國北京兒童醫院和延安醫院對5000名6~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血壓普查時,發現血壓偏高者占9.36%。實際上,從80年代以來的20年內,北京地區兒童血壓偏高比例已從6%上升到14%。這—數據向人們敲響了警鐘:兒童也會患高血壓,預防高血壓應從兒童抓起。這些血壓偏高兒童是未來高血壓病的當然“接班人”。
父母沒癥狀掩蓋了孩子的高血壓
小峰的媽媽還是懷疑血壓測量有問題。后來又換了醫生,換了血壓計再測,結果還是一樣。她說:“說我高血壓,我怎么沒癥狀?”不錯,人群中確實有許多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直到出現腦中風等嚴重并發癥之前,自己從不知道血壓高,原來,這其中不少人是在少兒時期就患上了高血壓,所以他們才如此適應血壓過高的狀態,感覺不到高血壓癥狀,伴“虎”生存而毫不知曉。
小峰的媽媽說:“小峰的血壓還沒有我的高,怎么就有了癥狀?”這是因為:
不同年齡有不同標準
小兒血壓標準,因年齡不同而異:
醫生指出,小峰的血壓140/95毫米汞柱,遠遠超過十歲兒童的血壓正常上限,出現癥狀也就不足為怪。
尋找癥狀的蛛絲馬跡
患高血壓的兒童可表現為頭暈、眼花、頭痛、嘔吐、呼吸困難、心力衰竭等。但因血壓是逐漸升高的,約半數患兒并無任何癥狀,或早期癥狀輕微,加之小兒不會或很少能正確訴說癥狀,以致常被家長忽視,這是小兒高血壓易被漏診的原因。要早期發現小兒高血壓,應注意下列蛛絲馬跡:情緒異常波動,脾氣不好、煩躁易怒、常在興奮后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可能是激動后血壓升高引起不適;睡眠不穩定,一般兒童都容易進入熟睡狀態,血壓偏高兒童常難深睡,易驚醒或多噩夢;精神不集中,常伴多動或被疑為多動癥;有的孩子表現懶惰、易疲勞,活動和勞動后,面色發白、喘息,可能與血壓偏高影響心腦的血液供應有關;以及孩子飲食不正常、易患小病、學習成績下降等。有這些癥狀的孩子應去測測血壓,及時發現異常。
針對危險因素及早防治
●針對遺傳 調查發現,在父母雙方均有高血壓時,子女高血壓患病率為45%,父母一方有高血壓,子女患病率為28%,雙方都無高血壓,子女高血壓患病率為3.8%。可見遺傳因素對兒童的高血壓起著重要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摸清自己的情況,如果任何一方發現高血壓,那么孩子就應成為重點預防對象。
●避免肥胖 超過標準體重15%的肥胖兒即有患高血壓的危險。肥胖兒因身體代謝的需要,心排血量及血容量均比—般兒童高,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血壓升高和心臟肥大。就像供應自來水的范圍越大,泵站的壓力就得越高一樣。國外有研究表明,50%的高血壓兒童是肥胖兒。防止肥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營養過剩和增加體力活動。營養專家建議,兩歲后提倡低脂牛奶。特別是已經肥胖的兒童。稍大兒童即應限制甜食、不飲含糖量高的飲料,禁食油煎和高脂肪食品,少吃巧克力、奶油制品,鼓勵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偏食肉類的孩子,要食用瘦肉并向豆制品過度。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在不斷活動中消耗熱量,避免肥胖。
●防止食鹽過多 在對血壓偏高兒童的飲食調查中,發現60%~70%的兒童偏愛攝食高鹽、高糖、高脂肪、低鈣、低鎂、低維生素與低纖維素食物的特點。我國北方人日食食鹽在10克以上,是血壓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食鹽量大地區更應從小培養孩子吃清淡飲食的習慣,成人每日食鹽應低于6克,孩童則減至成人的1/3以下;選擇富含鈣與鉀的飲食。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充分的睡眠,對防范高血壓很有幫助。不可讓孩子養成和大人一樣熬夜的習慣,限制看電視的時間;稍大點的孩子可教其認識電腦,但不要讓孩子迷戀電腦、上網和玩電子游戲;更不可讓孩子染上吸煙、飲酒的惡習。
●消除精神緊張 不良情緒是促發血管收縮活性物質釋放,增加血管阻力,促使血壓偏高的重要因素。家庭要給孩子一個寬松娛樂的環境,讓天真的孩子無憂無慮地歡度童年;望子成龍,不顧孩子的喜好與特長,勉強孩子習琴學畫,弄得大人暴躁失望,孩子疲憊不堪,實不可取;嚴禁以打罵方式管教孩子,對稍大一點的孩子不可增加其學習壓力;學校應切實減輕學生負擔。
●防治原發疾病 兒童高血壓中80%是繼發性高血壓,所以根治引起血壓升高的原發病十分重要。最常見的原發病有腎臟疾病(約占繼發性高血壓患兒的90%),如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臟畸形及腎發育不良、腎血管阻塞及腎腫瘤等,可通過化驗發現血尿、蛋白尿、膿尿或腎功能異常,以及通過X光、B超、CT及腎血管造影等加以確診;其次,小兒心血管畸形如主動脈縮窄、動脈導管未閉等;內分泌疾病如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等;以及腦炎、腦外傷后遺癥、鉛中毒、維生素D中毒等也會導致高血壓。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