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小兒腹瀉 避免走入防治誤區
本文作者系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番禺院區兒科副主任醫師 趙長安
腹瀉是小兒十分常見的癥狀,非常容易導致兒童的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嚴重者甚至會危及兒童的生命。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眾多,有感染因素如病毒、細菌等,也有非感染因素如喂養不當、食物過敏、乳糖不耐受以及氣候因素等。作為家長應正確認識小兒腹瀉,避免防治走入誤區。
首先應該明確腹瀉的概念,一般來講,應從兩個方面來考察。一是大便的次數是否增加了,二是大便的性狀是否產生了變化,如果單只某一方面發生變化,通常并不認為是腹瀉。究竟怎么樣才叫腹瀉呢,小兒的大便通常是軟便或者是糊狀的,如果大便突然變得很稀甚至是水樣的大便,或者是出現一些粘液甚至膿血,這就是大便性狀改變了。小兒通常一天大便次數在三次以內,如果超過三次了,再加上性狀改變,我們就考慮可能是腹瀉,但這個次數限制也不是那么嚴格,尤其對于母乳喂養的孩子,雖然一天大便次數有4-5次,但如果孩子沒發燒,大便的性狀并沒有明顯的改變,食欲也很好,體重能夠正常增長,這種情況屬生理性腹瀉,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
出現腹瀉后應如何采取措施?
是否孩子一出現腹瀉癥狀就應立即到門診看病呢?如果家長有一定的知識,能夠判斷小兒食欲是好的,只是一個大便次數的增加或者大便性狀的改變下,沒有發燒、沒有頻繁的嘔吐等癥狀,這樣的情況暫時不需上醫院。一般情況下,若家長自己無法判斷腹瀉是輕癥還是重癥,再加上腹瀉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癥狀,所以還是及時去看醫生會比較安全一些。
若小兒出現了脫水的表現要立即到醫院救治。判斷孩子是否脫水可根據幾個表現:一是孩子皮膚會比較干燥,另一個就是小孩的小便量會減少,如果孩子在哭,可是眼淚比較少甚至有些都沒有眼淚了,那就表明孩子的脫水已經比較嚴重了,應立即送到醫院來。
關于如何給孩子補水的問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世界各國推薦的口服補液鹽(即ORS),是治療急性腹瀉脫水的一種有效藥物,多年來在全世界廣泛應用,效果顯著,治療脫水的有效率達95%以上。很多家長通過自行在白開水中添加鹽和糖來給孩子補水的方法并不妥當,因為要掌握鹽和糖的正確比例非常不容易,糖添加太多反而會使腹瀉加重,如果鹽分太多也會使身體流失更多水分,若導致血液的高鈉狀態甚至會導致驚厥,造成腦細胞的損傷。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腹瀉者需補充的一個重要元素是鉀,而補鉀的方法家長們更難掌握。
腹瀉的孩子飲食如何調理?
腹瀉時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恐怕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了。不少家長在孩子腹瀉時采取限制飲食甚至是禁食方法,他們認為小孩子拉肚子后要讓胃腸道休息,不吃就不拉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即使不吃不喝,腸道的腸液還是會分泌,而且饑餓狀態下腸道的蠕動反而會更快,因此腹瀉并不能停止。另一方面,不吃東西小孩的營養供給就不足,不當禁食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果再禁食,孩子在短期內體重就會下降很多。所以應強調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以縮短腹瀉后的康復時間。雖然腹瀉期間消化道的功能有所減退,但如果孩子愿意吃,比如給他100毫升的奶,或許有一半能夠吸收,若完全禁食的話,就一點營養也沒有了。
“腹瀉的孩子不能吃油”的說法是不恰當的。人體所需的營養是全面的,一點油都不吃的話自然會造成營養不均。雖然腹瀉對脂肪的消化能力會減弱,但并不是一點消化能力都沒有,吃的比較清淡一些就行了。腹瀉時應盡量避免那些生冷、刺激性食物,包括高糖高脂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重要的是盡量保證孩子腹瀉期間的營養,別讓孩子因為營養不良對身體發育造成影響。但很多東西不需要走極端,聽醫生說清淡就不吃油,醫生建議低鹽就一點鹽都不吃,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腹瀉的孩子不要隨意用藥
不少家長常常自行給腹瀉的孩子用一些抗生素或益生菌類的藥物,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提倡。發生腹瀉最好不要濫用抗生素治療,應根據腹瀉的病因適當選用??股夭坏梢詺绮≡⑸铮矔绊懭梭w的正常菌群,若不當使用抗生素導致人體正常菌群失調,急性腹瀉有可能因此轉為慢性腹瀉,治療起來更困難,得不償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多能自愈,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嚴重合并了細菌感染,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益生菌制劑的功能有兩種,它可以治療腹瀉,也可以治療便秘,換句話說,益生菌制劑也可以導致腹瀉和便秘,因此不要將益生菌制劑作為治療小兒腹瀉的必用藥物,服用后效果不好就應及時停用。
p align="right">本文作者系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副主任醫師 麥明琴
世界上有這樣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張國際臉---扁扁的鼻子,圓圓的臉——他們患有“唐氏綜合征”。唐氏綜合征通常也稱為21-三體,也就是說唐氏綜合征患兒有3條21號染色體。唐氏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出生缺陷,也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發病率1/800~1/600。并不是說年輕、健康的孕婦就不會生出患唐氏綜合癥的寶寶,因為唐氏綜合癥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所以,每位孕婦都要進行產檢,以免造成遺憾。
【唐氏綜合征的危害性】
唐氏綜合征患兒主要有三大臨床表現:1.智力低下;2.發育遲緩;3.多發畸形。唐氏綜合征患兒在出生時即已有明顯的特殊面容,隨著年齡增長,其智能低下表現逐漸明顯。具體癥狀和體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特殊面容:頭顱小而圓,眼距寬,眼裂小,外眼角上斜,有內眥贅皮,鼻梁低平,外耳小,硬腭窄,舌常伸出口外,流涎較多。
2.智力低下:最突出、最嚴重表現,智商通常在25~50之間,抽象思維能力受損最大。
3.體格發育落后:身材矮小,骨齡滯后,出牙遲且常錯位。四肢短,韌帶松弛,四肢關節可過度彎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內彎曲。動作發育和性發育均延遲。
4.伴發畸形:約50%的患兒伴有先天性心臟病或胃腸道畸形,視力障礙,甲狀腺功能低下。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白血病的發生率增高10~30倍。
5.指紋改變:通貫手,腳踇趾趾球區脛側弓形紋和第5趾只有一條趾褶紋。
【唐寶寶造成的社會和家庭負擔】
由于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伸舌樣癡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部分患兒伴有復雜的心血管等疾病,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據統計,每個唐氏患兒一生僅醫藥費支出就高達100萬人民幣,由此衍生出的社會問題也相當深入廣泛,給社會和家庭造成的精神及經濟負擔也非常巨大。
【預防唐氏綜合征】
唐氏綜合征發生雖與年齡,壞境,藥物等因素有關,但主要特點是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任何年齡段的健康孕婦都有可能生育上述出生缺陷患兒。因而,每一位孕婦都應該進行產前篩查,做到優生優育。
唐氏綜合征篩查是通過抽取孕婦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標志物的濃度,并結合孕婦的預產期、體重、年齡和采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系數的檢測方法。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與遺傳病診療中心自2007年開始開展唐氏綜合征篩查,迄今檢測標本量已近80萬例,有效避免了近3000例出生缺陷患兒的出生。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