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汗勤掐腎頂穴 圖解按摩方法
寶寶快8個月了,活潑可愛,小手小腳不停地動,玩得可歡了,該吃奶時就好好吃奶,該睡覺時就睡覺,美中不足的是,寶寶總是愛出汗,比大人們還多汗。是不是寶寶的身體缺鈣,要去注射維生素D3嗎?可寶寶除了出汗外,并沒有什么不正常,不知如何是好?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功能,使人體通過皮膚蒸發水分來調節身體內部的正常體溫。但有時出汗卻是由于身體內存在的某些疾病引起,所以,醫學上有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之分。這一種寶寶常見的現象,使媽咪非常敏感,然而卻對此沒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在育兒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各種疑慮和誤解……
寶寶為什么多汗呢?
生理性出汗
1。是大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身體的新陳代謝要比大人旺盛,又總是不停地活動著,加之皮膚中的水分含量多,微血管分布廣泛,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身體對冷熱的調節能力較差,一旦受到環境刺激或興奮時,通過皮膚散發出去的水分也就比較多,尤其是在氣候炎熱季節、室溫過高、衣著或被褥過厚、快速吃熱的飲食及活動后。
2。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有些媽咪一看到寶寶出很多的汗,首先會擔心寶寶患了佝僂病。其實,出汗多并不一定就是佝僂病的特有表現。因為,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功能發育還沒有完善,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較高就會導致多汗。只要寶寶沒有其他異常表現,不必認為是不正常。這種出汗與佝僂病不同的是,大多是白天活動過度,晚上入睡后多汗,常發生在入睡后的半小時內,主要見于頭、頸部以上,尤其是以額部為多,不濕被,但胸背部也可出汗。但只要進入深睡,出汗就會逐漸減少。隨著寶寶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這種出汗的現象就會好轉。
病理性出汗
1。身體內存在內科疾病。好多疾病都可引起,如營養不良、活動性佝僂病、活動性結核、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但在出汗的同時,還會出現原發病的明顯癥狀。
2。身體內存在神經系統疾病。如果是局部性出汗或半身性出汗,多是由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但同時還伴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多種表現。
3。身體發燒。身體發燒時,使用退熱藥物后引起全身出汗,以使體溫降下來。
家庭保健:勤掐腎頂穴
腎頂,即左手第五指尖離開指甲約2毫米處,用指尖掐7至10下,每天一次,當天就會止汗。嚴重的連掐三天。之后每天掐脊,一個月可起保健功效
1、按揉腎頂穴500次,以拇指端按揉之
2、揉二馬穴1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3、補脾土300次,將患兒拇指屈曲,醫者沿其拇指橈側緣,由指尖推向指根。
上述三穴只推左手,以滑石粉為介質,手法宜輕柔靈巧,柔和深透。
捏脊三遍:讓患兒取俯臥位,醫者位于其背后,先在患兒背部輕輕按摩兩遍,使其肌肉放松。然后醫者以雙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動向前(自長強起至大椎止)為一遍;捏第二遍時,每捏三下再將背脊皮提一下,并在腎腧 (shù)、脾腧、胃腧、肺腧穴處重提;最后捏一遍。
第一步,從屁股的尾椎骨開始,從下往上。以脊椎為中軸,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同時捏脊椎旁邊突起來的肉,捏三就一提下。
第二步,也就是以脊椎為中軸,以大拇指下面的手掌由脊椎向兩推,兩手同時用。從上向下。
第三步,以脊椎為中軸,中指對準脊椎食指和無名指剛好落在脊椎兩側突起的肉,由上向下按。三指同時做。
第四步,用兩手掌從上自下交替的按拍。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