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惡露不盡警惕子宮復舊不良
春節假期,我與老公回到小城的婆婆家,正沉浸在濃濃的過年氣氛中時,懷孕近足月的我忽然出現了臨產征兆——腹痛伴少量陰道見紅。匆忙帶上生活用品和寶寶衣物出現在當地醫院時,我的肚子已痛得越來越緊,幾乎沒有了間歇。醫生檢查后迅速把我推進待產室,凌晨2時30分,我順利產下一個3500克重的健康男嬰??磳殞殦]舞著小手發出響亮的啼哭聲,我長長地舒了口氣。
寶寶出生后,我對他細心呵護,對自己卻沒那么在意。盡管感覺陰道老是淋漓不斷地流出暗紅色的凝血塊,量時多時少,下腹部還隱隱作痛,里面像有什么東西揪著,尤其給寶寶哺乳時痛得厲害,并伴有腰酸、下腹墜脹。但由于曾聽醫生說過,產后會有惡露不斷排出,就想當然地認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沒將這些癥狀放在心上。
寶寶滿月后,我回到了北京。兩個月過去了,陰道流血還是斷斷續續地止不住,并且有輕微的異味。我還時常會感到渾身乏力、低熱,在鏡子前定睛細看,我不由嚇了一跳:鏡子里的自己臉色發黃,與過去的白皙佳人判若兩人。這是怎么了?喜添寶寶、初為人母的欣慰很快被焦慮、憔悴所替代。第二天,憂心忡忡的我在老公陪同下去醫院接受檢查。
經過一系列婦科檢查、B超掃描和刮宮病理送檢,醫生給我下了“子宮復舊不良”的診斷。醫生說,我的陰道流血是由于產后子宮內仍有少量胎盤、胎膜殘留引起的,于是給我行刮宮手術清除殘留的胎盤胎膜,又開了一些消炎、促進子宮收縮和補血的藥物?;氐郊液?,我按時用藥,五天后,陰道流血就徹底消失了,那折磨人的腹痛和諸多不適終于離我而去。
醫生點評:產婦分娩結束后,子宮底常在臍下1~2橫指處,隨后肥大的肌纖維逐漸縮小,水腫及充血現象消失,子宮才逐步縮小并恢復原狀,這個過程稱為子宮復舊。
一般正常產婦宮底每日下降約1.5厘米,產后4~5天達臍恥間中點,10~14天降入盆腔,在腹部已不易觸及,6~8周后子宮將恢復到未孕時大小。子宮復舊速度與產婦身體及精神狀況、胎產次、分娩過程是否順利、產后是否授乳、子宮有無感染及有無胎盤組織殘留等有一定關系。子宮復舊不全臨床多見于胎盤或胎膜殘留,其次是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后屈、子宮肌瘤,子宮過度后傾、后屈等情況。
正常惡露也會出現陰道流血,但惡露多由產后子宮內膜組織的脫落和修復引起,故含血液、壞死脫膜組織等。一般產后第1~4天內排出的惡露,呈鮮紅色,含較多血液,量也多,稱為血性惡露;產后4~6天左右排出的,呈淡紅色,含少量血液、黏液和較多陰道分泌物,稱為漿液性惡露;產后一周以后排出的,多呈白色或淡黃色,狀如白帶,稱為白色惡露。惡露停止在正常產婦一般需要2~4周。
對子宮復舊不良,醫生會注意分娩過程中有無宮腔內操作,胎盤、胎膜是否經過檢查,子宮復舊如何等情況。必要時可做診斷性刮宮,刮出物送病理檢查,并使用子宮收縮劑如麥角新堿、益母膏等促進子宮收縮,合并炎癥時需同時應用抗生素藥物。
為預防產后子宮復舊不全,孕婦產前就要積極去除各種誘因。如加強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識的學習,育齡婦女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注意外陰清潔、衛生。不準備要小孩的,須采取積極的避孕措施,減少人流次數,從而有效降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的發生,流產、分娩必須到正規醫院。懷孕前積極預防、治療各種婦科疾?。划a后及時按摩子宮,促進子宮收縮;對有子宮后屈、子宮肌瘤、羊水過多、胎盤過大等情況的,更要引起足夠重視;產后早開奶,堅持母乳喂養(因為寶寶的吸吮可刺激乳頭,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促進惡露盡快排出,有利于子宮復舊)。產褥期要注意休息和調養,保持心情愉快,可適當在床上做做產后體操,或動作簡單、舒緩的瑜伽等,盡量避免過早、過累的勞動。
如果產后“惡露”持續淋漓不斷,同時伴有異味,或腹痛、發熱、腰腿酸痛等異常,都應考慮到病理因素的存在,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切勿耽誤病情。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