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7.5℃以下都不算發燒
育兒中,當你親吻或觸摸孩子的前額時,如果感到比較熱,就說明孩子可能發燒了。《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告訴你,雖然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不同,正常體溫可波動于35.5℃~37.5℃之間,但是超過37.5℃就應該認為孩子發燒了。但并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5℃就一定是發燒。由于每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
1歲以內 37.5℃都算正常
我們常說一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原因是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致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7.5℃。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
而且,每個人一天之內的體溫會隨著身體和生活狀況而改變。進食、活動后體溫會有輕度升高,且活動量與體溫升高呈正相關。為了了解本身體溫狀況,建議測量基礎體溫。基礎體溫指的是清晨睡醒,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此時人體代謝最低,的體溫也相對最低。了解基礎體溫很有用。
對嬰幼兒來說,37.5℃以下屬于發熱嗎?真的很難說。原因是每個嬰幼兒基礎體溫不同。由于嬰幼兒代謝快,體溫會比成人偏高,基礎體溫可為36-37.5℃。對新生兒來說,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兒包括大腦在內的臟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體溫能力有限,稍裹多些,體溫會升高,有時可達38℃。體溫“稍高”應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所以,平時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基礎體溫(安靜狀況下的體溫),年齡越小,基礎體溫相對偏高。
測量體溫 什么測量方法最準確?
平時提及的體溫,指的是體表溫度。為能較準確反映體內溫度,通常測量體表腔溫度,可通過外耳道測溫;通過腋窩測溫。當體溫>38.5℃,應服退熱藥物。
有時會測量口腔內、肛門內溫度。這些部位溫度更接近體內溫度。體內溫度稍高于體表溫度,所以口溫或肛溫超過39℃需服退熱藥物。
另外,家長總是問傳統水銀計、耳溫槍式溫度計、電子體溫計,哪種測量準確?《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告訴你,測量體溫與幾個方面有關:
1、測量部位是否形成了密閉的小空間。比如:是否夾緊腋窩?耳溫槍是否將外耳道全部封閉等。只有形成了局部密閉的小空間,測量體溫才有準確的基礎。
2、安全性。水銀計存在潛在風險。
3、快速性,耳溫槍式測量最快。肛溫比體表溫度應該有0.5℃差別。體表溫度包括腋溫、耳溫等。
孩子發燒時,家長不要太糾結哪種體溫計更加準確。實際上,測量方式決定體溫計的準確程度。若測定腋溫,腋窩必須形成封閉小空間,將體溫表置于小空間內可獲得準確體溫。若使用耳溫計,探頭必須將外耳道完全封閉,才能獲得準確耳溫。肛溫測定較準確是因為密閉性好,但不方便常規家中使用。
根據嬰幼兒的特點,兼顧快速、準確、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為簡易的方式還是建議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測量前,家長輕輕向外拉直耳廓,將體溫槍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如果測量溫度超過38.5℃,就要給孩子降溫。
人為什么會發燒?
發燒是位于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上調所致。雖然一天內正常人體的體溫會有少許波動,但是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會通過增加機體的散熱或產熱來試圖將正常人體溫調控于37℃左右。
當病菌(包括預防接種的疫苗在內)侵犯人體后,人體為了對抗病菌的侵襲,會動用一些防御機制,比如具有殺菌作用的白細胞、淋巴細胞等等。動用人體防御機制的啟動信號中,發燒就是最為主要的一項。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上調控制體溫的水平,導致發燒。
發熱是人體對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過程,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對待發熱,不應僅關注于體溫。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比如呼吸道疾病,感冒、扁桃體炎、肺炎等,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腸炎、腹瀉,出疹性疾病,幼兒急疹、水痘等都可能引起發熱,重要的是,要在醫生指導下,尋找發熱原因,正確對待;同時將體溫控制于38.5℃以下,避免高熱驚厥。
本文出自《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已取得出版社合法授權。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王羽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