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用藥基本靠掰惹爭議 不良用藥致死兒童占32%
醫生給小孩開的藥,很多都是需要家長把藥片掰成1/2、1/3等。其實,這些藥基本上都是屬于成人藥,由于沒有專門的兒童藥,因此需要在成人藥的基礎上減劑量。
兒童用藥“基本靠掰”引發熱議
媒體近日發布《兒童用藥“基本靠掰”兒童專用藥為何奇缺?》的報道在網上引起家長們的熱議。網友甚至調侃稱藥盒上最神秘的數字是“小兒酌減”。據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天有數百人死于不良用藥,其中兒童占32%。怎樣才能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呢?
現狀:90%藥品沒兒童版孩子用藥“基本靠掰”
近年來,兒童專用藥物頻頻被曝出問題,就連一度在兒童藥物領域被廣泛使用的兒童退燒藥尼美舒利、兒童感冒藥優卡丹等都相繼被國家藥監部門禁止在特定群體中使用。
對一些專職兒童醫院的調查也表明,兒科專用藥物也不超過50%,一多半也必須用成人藥品分割服用。有些小兒專用劑型(如寶咳寧顆粒、頭孢氨芐糖粉、核絡口服液、小兒熱速清口服液、多潘立酮懸液等等),由于包裝規格或含量太大,并不是適合所有年齡的小兒服用,多數情況下也必須另外分割成1/2包或1/3支,或從100毫升的大包裝里倒出2、3毫升供患兒服用。
對一些小兒家長的調查更是讓人吃驚,幾乎所有患兒家長都認為成人用藥與小兒用藥只是劑量大小的不同,只要注意減量,大人用藥是可以用于小兒治病的。有80%的患兒家長承認,自己曾讓孩子服用過大人吃剩藥物治病,或者到藥店買過成人藥讓孩子分開服用。受醫生經常給孩子開成人藥的影響,很多家長就形成了“大人與小兒用藥只是量大小不同有區別”的錯誤概念(其實,很多成人藥減量后小兒也不能用)。
造成兒童用藥成人化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是目前我國醫藥市場上兒童專用劑型的異常短缺。對藥店的調查表明,一般藥店在所有經營的藥品中,兒童專用劑型一般不超過5%。目前我國患病兒童占總患病人口的20%左右,但國內市場90%臨床常用藥物都沒有兒童專用劑型,而在僅有不到10%的藥物中有兒童劑型,這些兒童專用劑型大部分也是外資或合資企業生產的,價格普遍偏高,而且多數屬非處方藥。如專門針對兒童的藥物,多以治療發熱、感冒、咳嗽、腸胃不適等為主,其中老百姓較為熟悉的泰諾、兒童百服寧、佩夫人小兒止咳露、惠菲寧(通用名美敏偽麻溶液)等外資、合資的西藥品牌幾乎獨占了這類藥物近2/3的市場份額。真正的國內廠家生產的小兒專用劑型少之又少。
數據:不良用藥致死事件兒童占32%
一名業內人士說,兒童藥品臨床經驗缺乏、制藥廠生產兒童藥品利潤低、報批難等都是兒童專用藥匱乏的原因。據介紹,由于兒童藥物利潤較低,在研發、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缺少政策支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藥企的生產積極性。
由于兒童藥物緊缺,國內市場90%的藥物都沒有“兒童版”。據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數據顯示: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是12.9%,新生兒高達24。4%,而成人是6.9%,中國每天有數百人死于不良用藥,其中兒童占32%。另一組來自官方的最新數據表明,國內每年約有3萬孩子因用藥不當致聾。南昌市藥監局一名工作人員說,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統計,“我國7歲以下聾兒,超過30%是因藥物過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P>
“事實上兒童用藥更加嚴格,不同年齡段的人用藥都有不同要求。”專家介紹說,不同時期孩子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能力都不同,應該按體重、年齡或體表面積來綜合換算,同時還要根據不同時期孩子特點和具體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說法:兒童藥劑短缺受困“一品兩規”
其實,兒童用藥短缺以及兒童藥品不良反應成“重災區”的問題,早就引起一些專家的關注,并且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記者了解到,江西省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江西省政協委員鐘建民就曾提過這類提案。鐘建民認為,目前這種現狀,與醫藥招標體制及“一品兩規”制度的缺陷有關?!耙黄穬梢帯笔侵羔t院在購入藥品時,對于一個品種的藥品,只能選擇兩個不同的規格或劑型,兩種規格或劑型的藥品,無法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用藥的需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當前生產兒童藥品的廠家相當少,兒童用藥的安全性也缺乏保障,兒童用藥受困于藥品采購招標、“一品兩規”和醫保報銷等制度限制,呼吁有關部門適當放寬處方政策,完善醫藥管理體制,同時鼓勵更多藥廠生產兒童用藥,滿足兒童用藥需求,保障兒童用藥安全。“可借鑒國外一些好的做法,對兒童專用藥物或制劑的研制予以優先立項資助,在相關政策上給予傾斜。”他說,為了讓兒童用藥更安全,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持,如生產兒童專用藥的企業可以被政府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就有可能使之做大做強,甚至把江西建設成兒童專用藥物的主要生產基地,進一步加速我省生物制藥這一支柱產業集聚提升。
提醒:缺兒童版藥 遵醫囑更重要
南昌市第一醫院兒科劉主任說,很多藥品成人使用不會有問題,兒童使用就出現問題。這并不是藥品有什么問題,而是兒童的生理機能與成人不同。兒童藥品不良反應比例高,一方面是兒童生理機能未成熟、兒童專用藥較少有關,另一方面與不少家長中遵醫囑濫用藥有關。由于目前市場上兒童專用劑型并不多,臨床上比較多的做法是將成人藥按照兒童體重來計算給藥劑量。但有些家長家里常備感冒藥、腸胃藥等藥品。這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通常自作主張給孩子吃藥。殊不知,這樣的用藥方法很可能會造成用藥不對癥、藥品劑量過大或不足,或是聯合用藥時出現配伍禁忌和拮抗作用,從而引起藥品不良反應。
劉主任建議,為了減少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建議家長遵循醫囑和藥品說明書進行給藥。同時,應根據病情和個體差異,合理選用藥物,特別是不濫用抗生素類藥物;所用藥物品種宜少,嚴格按照說明書指示的劑量給藥,聯合用藥應考慮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此外,對于中藥復方,應了解復方制劑的組成,避免重復用藥造成超劑量;注意小兒用藥史或哺乳情況,按醫囑給小兒服藥,注意觀察療效,并定期更換用藥,不宜久服,發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對癥處理。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