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測孩子能長多高?
育兒中,孩子能不能長高一直是父母關注的問題,如果自己的孩子身材矮小,父母一定既著急又無奈。——究竟是什么決定孩子的身高?又如何預測孩子的身高?本文將告訴您答案。
高個父母生出矮個孩子
小明是家里的獨子,從小,爸爸媽媽對他呵護有加,各種營養一樣不少,希望他能像爸爸那樣,長得結結實實、高高大大的。可是,轉眼小明十歲了,身高卻只有120厘米,跟同齡的小伙伴站在一起,竟矮了一個頭。媽媽覺得有些奇怪,爸爸身高175厘米,媽媽160厘米,按理說,小明也應該是個大個子才對,可小明怎么連小伙伴的平均身高都達不到?媽媽想帶孩子去醫院查查,爸爸卻不以為然:“我們倆都這么高,兒子能矮得了嗎?再說,男孩子都有‘后勁’,再過一兩年,就開始猛長個子了,不用著急。”媽媽想想也有道理,那就等兩年再看吧。
可是,轉眼到了17歲,小明的個子也只有135厘米,完全沒有長成爸爸媽媽所期待的大個頭。爸爸媽媽這才緊張起來,怎么孩子會長不高呢?難道這遺傳也不可靠嗎?趕緊帶著孩子上醫院檢查,才知道,小明患了一種叫做“生長激素缺乏癥”的病,這種病,不僅使得小明的身高低于正常兒水平,而且其他各項外觀指標也低于正常。雖然此病可以治療,但小明已經過了最佳治療年齡。要是爸媽早點發現小明的情況,早來治療就好了。盡管醫生給小明進行了治療,但小明最終身高僅達到156厘米,無法達到同齡同性別孩子的應有身高,更不用說達到父親的身高了。小明的爸媽這才追悔莫及:都是自己粗心大意,給孩子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看來,孩子的身高并不僅是由遺傳決定的。即使父母都很高,也并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能長成大個子。那么,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怎樣盡早知道孩子還能不能再長高?或者,如何預測孩子的身高?
是什么決定孩子的身高
一般來說,一個人成年期的最終身高取決于遺傳、營養,及內分泌激素對生長速度的調節。正常情況下,身高增長的速度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后至三歲時,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青春期前,男女孩子身高增長速度差別不大,進入青春期后,男孩子身高增長速度明顯大于女孩,因此,最終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高于女性。青春期一般持續2~4年(一般女孩子從10~12歲開始青春期發育,男孩子從12~14歲開始),青春期發育成熟后,身高增長明顯減慢,直至停止。所以,一般女孩子在16歲、男孩子在18歲后,身高增長停止。
一般人看來,孩子的身高都是由父母的遺傳決定的,父母都是高個子,孩子肯定矮不了。小明的父母就是受這種觀念的誤導,對孩子的生長問題粗心大意,結果造成遺憾。其實,除了種族、遺傳之外,孩子身高的增長速度還與營養狀況、疾病、環境等因素有關。營養不良(宮內生長遲緩和后天營養不良)、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病、哮喘、地中海貧血等)、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涉及生長的內分泌和遺傳代謝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性腺發育不良、性早熟等)、先天骨骼發育異常(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粘多糖病等)、染色體病(如Turner氏綜合征等),以及惡劣的生活環境(如家庭暴力、戰亂)等因素,均可影響兒童身高增長。
對于父母來說,掌握孩子身高增長的規律,有助于早期發現孩子身高的異常,以便早些采取相應治療或干預措施。一般來說,男女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約為50厘米,出生第一年內,身高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約20~25厘米,1~3歲平均每年增長約8~10厘米,至一歲時身高約為75厘米,兩歲時約為85厘米,三歲時約為95厘米,三歲后增長速度逐漸遞減,每年約增長5~7厘米。進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長20~30厘米,女孩子長15~25厘米,青春后期,身高增長逐漸減緩至停止(一般在女孩初潮后,男孩變聲、遺精后)。細心的家長可以對照以上規律,或者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若發現明顯異常,或明顯低于同齡兒平均水平,就應及時去醫院(最好是兒童內分泌專科)咨詢相關專家。小明所患的生長激素缺乏癥,其實在早期就應表現出比同齡兒發育落后的跡象,若家長平時很細心,就不難發現孩子的異常,及早就醫,就可以避免終生遺憾了。
孩子的身高可以預測嗎
既然孩子的身高受到那么多因素的影響,是不是就無法判斷孩子到底能長多高呢?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影響身高的因素多種多樣,但起決定作用的仍是父母的遺傳,疾病等后天因素只占小部分。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仍可根據父母的身高初步推測孩子的最終身高。最常用的簡單、粗略的方法為,女孩身高為父母身高厘米 之和減去13,再除以2,約正負5厘米的波動范圍,男孩為父母身高厘米 之和加上13,再除以2,也是約正負5厘米的波動范圍。舉例來說,父親身高170厘米,母親身高160厘米,那么,女兒的可能最終身高是(170+160-13)÷2±5厘米,即153.5厘米~163.5厘米;兒子是(170+160+13)÷2±5厘米,即166.5厘米~176.5厘米。
醫學上較常用的、相對準確的身高預測方法,是根據現有身高和骨齡查表計算,該方法僅能對七歲以上兒童進行身高預測。以上預測方法,對年齡越小的孩子,準確度越低,因為至最終長高時間長,受影響因素也較多。
然而,也確有一部分孩子,在正常兒童進入青春年齡時,未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減慢之后,卻出現身高猛長的情況。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民間俗稱“晚長”。這些孩子進入發育的年齡遲,因此,其青春期生長加速的年齡也遲。因為,他們在正常兒童的青春期未有生長加速,在此年齡段必然比已發育的同齡人矮。當他們也進入青春期后,會與正常兒一樣,有青春期生長加速,從而達到應有的遺傳身高。
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身材矮小,都以為是“晚長”,不予理會,一直等到“晚”也“不長”時,才慌忙去醫院請醫生查找原因。事實上,若僅憑身高而不做特殊的輔助檢查,很難判斷孩子到底是“晚長”(即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還是生長激素缺乏癥等其他最終也不會長的疾病。如是生長激素缺乏所導致的矮小,即使后來給予治療,也無法逾越以前延誤治療所造成的差距,治療越晚,差距越大。因此,家長不能抱僥幸心理,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才是最科學的。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