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后注意事項有哪些?容易引產的人群
引產后注意事項有哪些呢?通常,引產是由于母體或胎兒的原因造成的,那么,哪些人群容易造成引產呢?
一、容易造成引產的準媽媽
1、患慢性腎炎的孕婦
患有腎炎的在懷孕后更會加重腎臟負擔,促使各種癥狀加重,不利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體的恢復。此種情況應當及早引產,結束妊娠。
2、宮內死胎
如果孕婦感覺胎動消失,經醫生檢查確定胎兒死在宮內者,應立即引產排除死胎,以保孕婦生命安全。
3、有重度妊娠中毒癥的孕婦
病癥發生在妊娠中期和后期,孕婦全身小血管收縮,出現血壓升高、頭痛頭暈、嘔吐、下肢水腫、小便排出蛋白,經過治療后病情無好轉,如其繼續妊娠時容易發生抽搐(子癇)或胎盤與子宮壁容易提早剝離,可引起子宮大出血,并會發生胎兒缺氧(窒息)甚至有死亡在宮內的危險。所以在重度妊娠中毒癥的情況下,應該引產。
4、胎兒畸形無法生存者
以超聲波等法檢查,發現胎兒嚴重畸形或胎兒不能生存者,也需立即引產。
5、羊水過多的孕婦
孕婦羊水過多時,子宮底會急驟升高,壓迫孕婦的胃,甚至使心臟移位,常會導致孕婦心悸、憋氣,難以平臥,影響睡眠和飲食。如經醫師確診為羊水過多致使孕婦惡性反應及胎兒畸形者,應立即引產,終止妊娠。
6、孕婦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
患這些病癥的孕婦,因身體虛弱、精力不濟,繼續妊娠時對孕婦本身與胎兒都不利,應當考慮引產。
下面就來看看引產后注意事項是什么?
二、引產后注意事項
1、應觀察2小時,注意陰道流血和腹痛情況,假如沒有什么反應就可以回家。
2、引產后需要休息2周,并預防著涼和感冒,多吃些富有營養的食物,使身體盡快恢復正常。
3、在引產后的一段時間內,子宮內膜上的創傷尚未恢復,子宮頸口松弛,宮頸內原來的粘液栓(具有阻止細菌進入宮腔的作用)已被去掉,新的粘液栓尚未形成,此時如不注意外陰部衛生,陰道內細菌容易進入宮腔引起感染。因此,引產后要更加保持外陰部清潔衛生,勤換月經墊和草紙。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以防生殖器官感染。如果有發熱、腹痛或陰道分泌物有異常氣味,可能為感染所致,要及時就診。
4、引產時胎盤被剝離后,子宮壁上所留下的創面可有少量出血,這種情況隨著子宮收縮及創面修復,一般在3-5天陰道流血漸漸停止,最多不超過10-15天。如果陰道流血量超過月經血量,持續時間過長,這時需要及時就診治療。
5、引產后多數在1個月左右卵巢就會恢復排卵,隨后月經來潮。因此,人工流產后只要恢復性生活,就要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懷孕。如準備采用節育環避孕者,可以在人工流產的同時放節育環,因為這時放環成功率高,脫落率低,副作用少。
以上五點就是引產后注意事項,在引產后一定要多加注意小心哦。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