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么吃都營養不良?合理膳食最重要
寶寶消化本領較弱,父母在給寶寶補充營養時,切忌過量、過快,以避免加劇消化功能的混亂,應依照“按部就班、漸漸充分”的準則,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總熱量的補充必要按照計劃進行,還應按照寶寶的食欲和身體狀態進行調整。
寶寶營養不良,會表現為體重不增或略有降低、皮下脂肪變薄,繼而呈現瘦弱、皮膚枯燥、彈性降低等表現和精神委靡或焦躁、活動發育滯后。另外,還會表現為皮下脂肪徹底消散,幾近皮包骨狀,體重降低較著,體溫偏低,心跳遲緩,反應癡鈍,對四周事物不感興趣,食欲差、不思飲食等。
營養不良是指缺少卵白質和熱能的一種養分性疾病,多在3歲如下的寶寶身上呈現。
專家提示
營養不良的患兒因身體各系功效混亂,免疫力降低,很容易被傳染疾病,如上感、鵝口瘡、腹瀉、肺炎、缺鐵性血虛、低卵白水腫、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少癥等,從而進一步加劇病情。
如果媽媽母乳不足又沒有及時給寶寶增加輔食,或寶寶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就會使得寶寶營養持久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不能很好地消化食品、吸取養分,也會造成營養不良。一些慢性疾病,如會反復爆發的肺炎等疾病,持久發燒使寶寶食欲不振,也會導致營養不良。
幫忙寶寶
對待與飲食喂養有關的營養不良,父母應改進喂養方法,逐步增加輔食,改正不良飲食習慣;對待因疾病致使的營養不良,應及時就醫。
可逐步給寶寶喂半脫脂奶、豆乳、魚、蛋、肉末、肝末、動物油、米湯、粥、糕點等。或按大夫的建議口服促消化藥等
寶寶在成長發育階段需要全面攝取營養,合理搭配食物,避免疾病發生,那么寶寶生長需要攝取哪些營養呢?
1、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各組織器官的主要材料,同時人體整個新陳代謝過程需要蛋白質,大腦從事復雜智力活動需要蛋白質,身體抵抗疾病的激素等均需蛋白質。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身體各個系統發育的最重要時期,因而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同時也需要充足的蛋白質對體內被破壞的組織起到修補和恢復的作用。所以雞蛋、魚類、奶類、各種蔬菜、豆類等含大量蛋白質的食物,對于寶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適量攝取動物蛋白
雞蛋、肉類、奶類中的蛋白質雖然比較豐富,但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纖維素含量較低,膽固醇、動物脂肪過高,所以父母應讓寶寶適當攝取。-結合攝取蔬菜、豆類等植物蛋白質,這些植物內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纖維素能使寶寶得到補充。
大腦發育的關鍵營養
0~3歲的嬰幼兒時期,是腦發育相對較快的時期,這時便要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來供給發育需要,蛋白質是這些營養物質中最關鍵的,需要量也較大。因為蛋白質是構成大腦的重要物質,當人們在從事腦力活動時,便需要蛋白質來提供腦細胞代謝,以此維持大腦的各種運動狀態。因此,蛋白質決定著寶寶的大腦發育。如果缺乏蛋白質,嬰兒腦細胞的數量和質量將降低,大腦結構將會受損。
要有熱能配合
蛋白質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熱能攝入量的影響,要想讓食物中的蛋白質充分發揮其特殊的功能,熱能就必須同時滿足需要。因此,父母在寶寶的營養物質攝取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從而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隨著寶寶的生長趨勢和環境的不同以及日常活動量的增加,寶寶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也各有不同。年齡越小的寶寶生長發育越快,因而所需的蛋白質也就相對越多。一般來說,根據每千克體重,寶寶每天需要蛋白質.~3.5克。
2、脂肪
脂肪是身體必須的營養物質之一,所含的熱量高于碳水化合物的兩倍,是豐富的熱量來源和重要的供能物質。
脂肪是身體構成的重要成分,還能因在皮膚下阻止體熱散失而起到維持體溫的作用,同時脂肪圍繞在器官的周圍,像墊子一般,能緩沖機械沖擊,起到保護器官的作用。不僅如此,脂肪還能作為溶劑而促進某些維生素的吸收。?
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
脂肪由脂肪酸構成,分為兩類:來自牛油、豬油、羊油等固體脂肪的脂肪酸是飽和性脂肪酸,主要存在于肉類和奶制品中,它們能給身體供應能量,卻很容易導致一些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等。
而來自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中的液體脂肪酸,是不飽和性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以植物為主的食物中,有助于控制血液中正常的膽固醇含量,防止疾病,有益于身體健康。
不可或缺
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脂肪酸,腦部尤其是這樣。如果沒有脂肪,那么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都無法被吸收,身體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嬰幼兒時期的寶寶脂肪代謝不穩定,容易消耗,如果長期供應不足,會出現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引起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如導致維生素D吸收不足,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能力;維生素A不足,會出現皮膚干燥、鱗狀脫屑等情況,還會使寶寶體重增長減慢。一般來說,食草類家畜的脂肪比較容易被兒童吸收。
適量攝取以免引起肥胖
相對來說,脂肪在胃里停留時間比較長,不管是寶寶還是成人,吃了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都會有飽腹感。但脂肪在體內不容易轉化為燃料,很容易在體內堆積,寶寶攝取過多容易引起肥胖。因而,父母應注意給寶寶適量補充。
3、糖類
糖類即碳水化合物,是構成人體各組織的重要成分,可以給寶寶的身體提供熱量,保證寶寶身體正常運作,還能夠維持寶寶體溫,促進新陳代謝,驅動寶寶肢體運動,維持大腦和神經系統正常。
如果糖類供給充足,則肝臟中儲備的充足的糖原,不僅可作為身體需要時能量的來源,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肝部受到有害物質的損害。碳水化合物中還含有不被消化的纖維,能夠吸水、吸脂,對寶寶的通暢排便有幫助。
糖類的來源
相比成人來說,0~3歲的寶寶需要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在寶寶最初的飲食中,糖類多為來源于各種奶類的乳糖和蔗糖。剛出生的寶寶可以消化乳糖并吸收,但對于蔗糖則沒有較好的消化能力。
寶寶在日漸成長后,可以從蔗糖、大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水果、堅果、蔬菜中獲取糖類,但父母要注意適量,同時避免、上寶寶過分地直接攝取砂糖以及甜食。
糖類需要不斷補充
碳水化合物除了存在于血液和細胞液外,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肝臟和肌肉中,含量并不高,一般很容易在一天中就消耗完,因而需要不斷地補充。但正如我們在前面關于甜食過量里所說過的,一定要注意糖類的適量攝入,以免它在代謝過程中轉化為脂肪導致寶寶肥胖。
4、纖維素
人體對纖維素的補充來源于膳食纖維,在當今,缺少膳食纖維成了渚多疾病的直接或間接原因,因此它對于人體的重要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纖維素被認為是除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種營養物質之外的第7種。
人們對膳食纖維的補充應從嬰兒開始,寶寶自3~4個月能夠接觸半流質食品的時候,父母就應該給寶寶添加含有纖維素的食品,讓他從這時逐漸適應纖維素,這對保護寶寶腸道、避免肥胖有不可缺少的功用。
多在素食中含有
魚肉、家禽肉、蛋、奶制品中沒有纖維素,纖維素豐富地存在于粗糧、麩皮、蔬菜、水果、谷類、豆類等素食中。
纖維素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在寶寶攝取時,父母要注意最好適量多樣,從不同的食物來源中獲得纖維,而不要只是從單一或少數食物中獲得。同時,蔬菜在烹飪時,許多纖維會被破壞,因此父母在烹飪蔬菜時應避免時間過長。
保護寶寶腸道
纖維不被腸道直接消化和吸收,但可以被腸道細菌分解,繼而被人體吸收利用。它對于促進腸道蠕動、保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是大有裨益的。寶寶l歲左右是建立排便規律的重要時期,這時,父母就應注意逐步給寶寶添加膳食纖維了。
膳食纖維有很好的吸水性,可避免大便干燥,促進腸道的正常蠕動,加快排泄,保護消化功能。不僅對厭食的寶寶、患便秘的寶寶大有幫助,還可以預防腸道疾病。如果父母給寶寶吃的食物太過精細,如總是食用牛奶、肉湯和雞蛋等缺乏纖維素的食物,會由于對腸道蠕動的刺激少,使食物通過寶寶腸道的速度過慢,便有可能使一些致癌物質在腸道里增加停留時間,加大感染風險,大腸癌的致病原因便多出于此。
因此,父母要注意不能讓寶寶的食物過于精細或多吃肉類而不吃素食,而應合理搭配葷素,避免寶寶出現上述腸道疾病現象。此外,纖維素在胃腸中占據的空間較大,容易使寶寶有飽腹感,可避免肥胖。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