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越高的人越容易產后抑郁?確有其事
對于,產后抑郁,你的了解有多少呢?
什么是產后抑郁癥?
產后抑郁癥是抑郁病的一種,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的抑郁障礙。一般在產后4~6周都會有產后抑郁,有的會在半年以后出現。
表現與其他抑郁障礙相同,情緒低落、快感缺乏、悲傷哭泣、擔心多慮、膽小害怕、煩躁不安、易激惹發火,嚴重時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顧嬰兒的能力,悲觀絕望、自傷自殺。
如能早期識別,積極治療,預后良好。婦女在懷孕和生產期間,伴隨生理、心理及環境的一系列變化,產后精神衛生問題非常常見,其中產后抑郁是最常見的一種。在分娩后的第一周,50%~75%的女性出現輕度抑郁癥狀,10%~15%患產后抑郁癥,產后一個月內抑郁障礙的發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
哪些人易產后抑郁?
文化程度高的易抑郁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鄭州市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胡雄說,引發產后抑郁癥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與社會因素、產科因素等。
產后抑郁的發生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相關,產婦本人的健康狀況對孕期產生抑郁情緒也有很大影響。
有些產婦對母親角色缺乏認同,初為人母的角色改變,使其面臨自身康復和育嬰兩大問題,對自己的母親角色產生沖突和適應不良,無法克服做母親和工作的壓力,尤其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由于面臨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考慮問題多,情緒較復雜,易發生抑郁。
缺乏丈夫支持的產婦更易患抑郁癥
面對家庭和社會因素,對于產婦而言,最強大的社會支持來源于其丈夫。有調查表明婚姻滿意度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產婦更易患抑郁癥。部分產婦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勞動就業的機會,減少了家庭經濟的來源而導致經濟上的壓力加重,常常造成產婦的抑郁。
還有產婦對分娩方式、分娩疼痛感到恐懼,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等一系列機體變化,影響子宮收縮,使產程延長,導致難產,進一步加重焦慮、不安情緒,誘發產后抑郁的產生。
減輕產后抑郁癥的有效方法
1、尋求幫助:可讓你的朋友幫你做飯或打掃衛生。如果你覺得你情緒不穩或對你的孩子有暴力傾向,或者你認為自己不能勝任照看新生兒,請立即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如尋找專業的精神分析師,或接受適當的抗抑郁藥物治療。
2、傾訴自己:俗話說,同病相憐,試著去找尋你在產前學校里的一些同學,或隔壁左右的年青母親,彼此傾訴關于初為人母的酸甜苦辣。你所在的醫院也許有關于向新媽媽提供幫助的機構和團體的信息,或者干脆你自己去尋找這樣的機構和團體并加入其中,你將發現還有很多人也正在尋找同樣的傾訴伙伴。
3、打扮好自己:趁有人照看孩子之際,自己放松地洗一個熱水澡,梳洗打扮一下。盡管孕婦裝還能穿,但堅決地不穿它。只為自己去逛街,給產后的衣柜添些衣服。在一個心情特別不好的日子,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化化妝,打扮得漂漂亮亮,給自己打打氣!
4、多外出走走:把孩子放在輕便的可折疊的嬰兒車里,繞著住處散散步,或約個朋友在附近的咖啡館里吃頓晚餐。
5、善待自己:要保證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吃好睡好。對患有產后抑郁癥不要有任何負疚感,這并不代表你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或你不愛你的孩子。因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它不容忍一個母親不喜歡自己的新角色,哪怕只是一小會兒。
照看嬰兒艱苦疲勞的無眠之夜無可爭議的會引起情緒的消沉。為了戰勝疲勞和憂郁,必需有充足的睡眠。白天讓家人或朋友幫你照看孩子,自己好休息。如果找不到人,得考慮雇傭鐘點工盡量少做事,讓自己輕松。孩子睡著時,不要習慣性的去洗衣服,暫時把家務放在一邊。不要忙著一日三餐,打個電話,讓人把飯菜送到家里來,或讓你的愛人下班時順路帶飯回來。
拋開大腦中一切關于工作的事情,對于不合時宜的電話你可打開電話錄音,待有空時再回復。盡量多讓你和你丈夫的家人幫忙帶孩子,使你和你的愛人能獨處一段時間。
以上五條盡量去做,不用擔心,你將很快發現你的憂郁狀況開始改善,很快會恢復到從前,會重新懷著喜悅的心情對新的生活充滿希望。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