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牙前的口腔護理重點
嬰兒雖然還沒有長牙,但是家長也還是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護理,避免出現口腔疾病。正確的口腔護理不僅可以幫寶寶避開口腔疾病,還能讓寶寶有個好胃口哦。
一、嬰兒口腔護理
1、勤喂溫開水。孩子無論是母乳喂養的還是人工喂養的,在給孩子喂奶后,應養成飲水的習慣。尤其是當寶寶發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這樣不僅可去除口內的奶渣,避免因口腔中細菌的發酵產生異味,也有利于體內循環,防止便秘的發生。
2、保持奶頭、奶具的衛生。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溫開水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消毒再使用。人工喂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溫開水徹底沖洗干凈后再使用。測奶液溫度時,父母可以在手背上滴一滴,而不要直接吸橡皮奶嘴,以避免細菌、病毒等的傳播。
3、寶寶不要含著奶嘴入睡。寶寶有很強的依賴性,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含著奶嘴入睡,而父母也為了安撫寶寶,也喜歡讓寶寶含著奶嘴入睡,這種錯誤方式是造成寶寶齲齒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不要讓寶寶含空奶嘴入睡,這會限制寶寶口腔內正常的唾液分泌,還會對寶寶日后牙齒的生長造成影響。
4、避免損傷寶寶口腔粘膜。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同時,嬰兒口腔護理時還要注意避開誤區。
二、嬰兒口腔護理誤區
1、畫蛇添足:很多媽媽會用新紗布蘸水給寶寶擦拭口腔黏膜,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新生兒的口腔黏膜非常細嫩,稍不留意,紗布就會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而且是肉眼看不到的損傷。細菌、霉菌隨著侵入繁殖,引起霉菌性口腔炎,俗稱“雪口”,霉菌在受損的黏膜上繁殖生長,出現一片片的白斑,又稱為“鵝口瘡”。
2、自找麻煩:細心的媽媽,經常會觀察寶寶的口腔,生怕有異常情況沒有及時發現。很多新手媽媽并不知道,口腔中的“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聽從別人的經驗之談,用盡各種方法去除異常情況,結果反而給寶寶增添了痛苦。
從上文可看出,嬰兒口腔護理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要多加注重。
(責任編輯:蔡燕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