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孕前如何保證卵子質量?
優生優育不僅僅要求了要有高質量的精子,卵子的質量同樣重要。所以,備孕期的未準媽媽要注意日常的習慣是否對卵子質量有利或有害。下面小編就來為你一一總結。
保證卵子質量的習慣
保持身體健康
女性的身體越健康,卵子發生染色體變異的幾率越低,不僅能更容易懷孕,懷孕后的流產率也會降低,當然身體越差,卵子發生染色體變異的幾率則越高,質量越差,導致不孕、流產的概率越大,因此保證身體健康很有必要,一旦發生疾病則需盡快接受治療。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女方提高身體素質,確保卵子的質量。因此,對于任何一個計劃懷孕的女士而言,應該進行一段時期有規律的運動后再懷孕。例如,在計劃懷孕前的3個月,進行適宜與合理的運動或相關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柔軟體操、游泳、太極拳等,以提高各身的身體素質,為懷孕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整情緒
據研究,壓力持續存在或經常發生時,體內會大量產生一種叫做可的松的“焦慮激素”,加重緊張感。單一品種激素分泌過多打破了原有的激素平衡,導致內分泌紊亂,影響卵巢排卵能力。因此適量減壓、舒緩緊張情緒可有效保證你的好“孕”。
調節飲食
盡量戒煙戒酒、避免暴飲暴食、營養平衡失調。日常生活中還應多食黑豆、豆漿、水煮魚湯,黑豆可以預防卵巢早衰,豆漿則可有效調整內分泌,避免內分泌失調影響排卵;水煮魚湯可有促卵泡發育,利于女性排除優勢卵泡。當然更多食物可預防卵巢早衰等疾病,利于卵巢發育,患者朋友如有需要,制定合理飲食方案。
避免經期性生活
經期性生活可刺激機體產生抗精子抗體,引發盆腔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等,減低卵子活力。
當然,改善日常生活環境也很有必要,汽車尾氣、工業排放、電射等物質皆會導致女性卵子發生染色體變異,影響生育。想要懷孕生孩子的女性朋友一定要知道如何培育高質量的卵子,盡量讓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一點兒。
以上介紹了可以保證卵子質量的習慣,同樣,也有些習慣會危害卵子質量。
危害卵子質量的習慣
煙酒是卵子的天敵
香煙中尼古丁等毒素可間接(加速卵巢老化)或直接危害卵子,一個35歲女煙民的卵子品質與不吸煙的42歲女性相差無幾。酗酒呢?同樣可導致卵巢過早老化。
過度“夜生活”打亂生物鐘
生物鐘一旦被打亂,內分泌必然會失去固有的節律,并殃及卵巢功能,影響卵子的成熟以及排卵過程。
久坐不動引起血液循環變慢
久坐不動還會使體內新陳代謝變差,進而株連激素分泌。這一連串的隱秘式連鎖反應的結果是:排卵周期紊亂,卵子的活力降低。
不潔性生活
性病引發盆腔炎,以衣原體感染與淋病最為危險,常在毫無癥狀的情況下偷襲子宮及其兩翼的輸卵管,影響卵子的活力。
“人流”的殺傷力
“人工流產”突然打斷了懷孕的生理過程,致使體內雌激素水平驟然下降,影響卵子的生存環境,損害其質量和活力。比較起來,“藥物流產”的傷害比手術流產更大,緣于“藥流”的出血時間更長,感染機會也更多之故。
“撞紅”引發病變
“撞紅”是經期性生活的俗稱,而經期生殖道粘膜處于損傷狀態,性生活容易使來自男性的精子與自身免疫細胞接觸而產生抗體,使射入體內的精子凝集而失去活力。據統計,大約80%的不孕女性血清中檢測出了抗精子抗體,表明“撞紅”已成為女性不孕的常見病因之一。此外,“撞紅”還易引發盆腔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等病變。
環境激素不可低估
環境激素又叫“類激素”或“內分泌干擾物質”,是一類存在于環境之中具有雌激素特性的化學物質,目前已知接近300種之多,如農藥、殺蟲劑、二惡英(由含氯塑料不完全燃燒、紙漿漂白以及汽車尾氣等產生)、多氯聯苯(用于電器產品和其他塑料制品的原料)、汞、鉛、鎘等重金屬。這些有害物通過飲食、電器輻射、機動車輛、化妝品等途徑潛入育齡女性體內,誘發遺傳基因突變而傷害卵子。
想要生出聰明健康的寶寶,就要在孕前保證卵子的質量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