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頭老偏向一側 警惕是小兒斜頸
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醫學康復科主任 常燕群(專家預約)博士 主任醫師
小寶長得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回家后也吃得好、睡得香,不用爸爸媽媽怎么費勁??墒沁^了幾天,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在睡覺、吃奶時頭老是偏向右側,而且在右側頸部可以摸到一個腫塊隆起,按壓腫塊時小寶還哭個不停,媽媽趕緊帶小寶到醫院去檢查,經過一些列的檢查后,醫生告訴媽媽,小寶這是患了小兒肌性斜頸了,并建議媽媽盡快帶小寶到康復科去進行按摩治療。經過3個月的堅持按摩治療后,小寶頸部的包塊終于慢慢消失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這下媽媽才安心了。
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如果孩子整天都保持歪著頭的睡眠姿勢,很容易會造成顱骨枕部逐漸變平。這樣可能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即孩子喜歡將頭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顱骨就會出現一處平整的區域;這一平整區域很容易地支撐著孩子的頭部,孩子也就更喜歡保持這一特殊的姿勢了,久而久之,孩子的頭便總愛歪向一側了。當家長發現孩子的頭總是喜歡偏向一側時,可以試著在孩子睡覺時將他的頭輕輕扶正,并使用中空的定型枕頭來固定頭部位置。如果這樣仍不能將孩子的頭部保持中位,則應該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下,看看是否存在有先天性肌性斜頸了。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小兒常見先天性發育畸形之一,主要是懷孕過程中胎位不正或伴有臍帶繞頸等因素影響造成的,患兒多于出生后可在頸部一側發現梭形腫物,其方向與胸鎖乳突肌一致,多局限于中下段,以后胸鎖乳突肌攣縮緊張,由于牽拉使頭斜向病側,下頦轉向健側,頭部側向和轉向健側的活動受限,并逐漸產生面、頸部畸形。該病如不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隨著小兒生長,可出現患側胸鎖乳突肌腫塊鈣化,導致面、頸部嚴重畸形,表現為患側的面部小、眼裂狹窄和眉毛向下,斜視,頸椎側彎等癥狀?;喂潭ê蠹词故中g治療也難使其完全消失了。
但先天性肌性斜頸在治療上并不復雜,一般通過推拿的手法按摩,同時配用按摩軟膏涂上患病部位,作用于攣縮的胸鎖乳突肌上,改善疤痕、軟化腫塊;手法牽引患側胸鎖乳突肌,使肌肉組織拉長,并以被動活動來松弛該肌肉,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患側腫塊消散、緩解僵硬痙攣的目的,同時按摩頸后肌群來緩解緊張,如果可以的話,家長最好能也向專業的醫護人員學習這個按摩技巧,平時在家的時候也可以幫寶寶按摩。按摩完后,再給予熱敷及以俯臥位肘支撐抬頭或者雙手支撐抬頭的訓練,以幫助患兒頸部肌肉力量的提高。
一般來說,對于病情較輕、患病部位包塊不大的,通常經過保守治療40天左右可以康愈,包塊較大時,應同時配合頸托固定輔助器來限制其活動。對于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由于脖子長期斜向一側,治療后雖然包塊消失了,頭也沒見偏向一側了,但為了防止“復發”的可能性----即治療后脖子仍是習慣性斜向患側,所以一般還需要繼續按摩一段時間,可每周按摩2~3次,直到2個月后仍未見有異常則可以不用再治療了。
小兒先天性肌性斜頸,治療得越早,達到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為獲得滿意療效,必須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最好是能在新生兒時期發現后就馬上開始治療。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在家時多點留心觀察孩子了,尤其是對于一些產前檢查胎位不正、難產或臀先露產的新生兒,家長更應該要警惕,出生后應該定期隨診,一旦發現異常則應該盡快送往醫院,請專業的醫生做出診斷,以便及時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