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寶寶更聰明?4種刺激提高孩子智商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過人,其實,聰明寶寶是靠先天遺傳和后天培養相互作用的,哪種寶寶先天就比較聰明呢?而且寶寶的智力水平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不斷提高。今天小編來介紹4種刺激方法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14種寶寶最聰明
遠血緣通婚者的孩子
有資料為證:父母均為本地人,平均智商為102.45;父母為同省異地者,平均為106.17;異省婚配者,則高達109.35。
至于弱智兒發生率以及弱智的程度,恰恰相反,以本地婚者為最高。
適度晚育的孩子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母親在23歲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期間生育者達到109.29,但29歲以上所生者又低于105。故專家認為,24~28歲期間為育齡女子最佳生育期。至于父親,則以30歲左右為優。
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孩子
英國一份資料為此提供了佐證:父母均為小學文化程度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8.3;初中畢業的,為103.3;高中畢業的,達108.1;獲有大學文憑的,為109.9。故“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必須自己“成龍”。
喂母乳長大的孩子
母乳中含有多種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發育的活性物質,特別是牛磺酸。它不僅能增加腦細胞數量,促進神經細胞的分化與成熟,還有助于神經網絡的形成。與牛奶相比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要高出10倍左右。
體重適中的孩子
有關專家將超過正常體重20%的肥胖兒與同齡正常兒相比較,發現智商尤其相差懸殊,前者之視聽感覺,接受知識的能力均處于低水平狀態。故注重平衡閃失,堅持體育鍛煉,減少過多脂肪,乃是提高肥胖兒智商的重要一招。
耳朵大的孩子
俄羅斯喀山國立大學穆斯塔芬教授提出:人的創造力與耳朵的大小有關,耳朵大的孩子智商較高。如果再仔細比較一下兩只耳朵的大小,尚可進一步判明孩子未來的成才趨勢:右耳較長的人,將在數學、物理學等精密科學方面取得成就;左耳大者,則易在人文科學方面有所作為。
眼睛靈活的孩子
資料表明,人的視覺運動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視覺加工速度快,質量高,智商低著則視覺反映遲鈍。因此,保護好孩子的視力,讓其多觀察提高視覺的靈敏度,可促進智力發展。
愛好音樂的孩子
美國專家一份資料表明,選修音樂專業的學生,大學入學考試中語言和數學考試成績比一般學生成績高20~40 分。在中學時代參加過學校樂隊或交響樂團的學生,進入大學的可能性也要高50%。這可能是音樂開發了右腦潛能,調整左右腦使其功能趨于平衡的結果。
勤于活動的孩子
美國貝魯奇學院紐索拉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凡每次堅持20分鐘跑步、做健美操的學生,其學習成績明顯優于那些懶于運動者。他認為,鍛煉能使大腦處于最初的啟動或放松狀態,想像力會從各種思維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機敏,更富于創造力。
愛笑的孩子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專家在系統的研究了年齡與智慧之間的關系后得出結論:愛笑的孩子多數較聰明。他們觀察到,聰明兒童對外界事物的發笑年齡比一般兒童要早,次數也多。
堅持吃好早餐的孩子
其奧妙在于早餐是人體空腹一夜之后,包括大腦在內的上千個器官獲得一天所需熱量與營養素的第一餐,吃入的蛋白質、唐、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健腦成分,比其他兩餐的利用率都高。據英國博比盧薩心理疾病研究會的專家測定,不吃早餐的兒童獲得的上述養分比吃早餐者低10%-15%,大腦受損是顯而易見的。
愛搞惡作劇的孩子
德國漢堡心理學家托馬斯。卡爾博士的解釋是,一個小孩想出惡作劇,肯定動了不少腦筋,其用腦強度說不定超過做家庭作業。而且他在“設計”或準備“材料”時要輕手輕腳,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進行。雖然已料到這樣做會有風險,但他敢于冒險,從小樹立風險意識,有力日后成才,事業成功。
愛爭吵的孩子
爭吵是一種語言斗爭,為取勝對方,必須用最流暢最簡練也最有邏輯性的語言。因此,爭吵可給孩子提供一種特殊的語言學習和訓練機會:在爭吵中發展完善發音器官,積累豐富的語言因素,改進語言形式,增強表達能力,故喜歡爭吵的孩子,大多智商較高。
生活環境良好的孩子
英國學者觀察到,生活在嘈雜環境中的嬰兒模仿成人姿勢的能力以及對大、小、距離和方向的理解力等均較低,2歲時學習說話方面也要落后一截。提示安靜的環境有益于大腦發育。
日本學者經過1年觀察,認為芳香可以益智。生活在芳香環境中的孩子在視知覺、接受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優勢。
那么,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呢?可以試試以下4種刺激哦。
4種刺激提高寶寶智商
自然刺激
剛出生的孩子,我們要選擇一些有聲音、顏色鮮艷、有動感的玩具,這時候,對感官的刺激訓練就開始了。另外父母親的笑容、陪伴和言語刺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對于低齡的孩子來說,父母親的撫觸也非常重要。撫觸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擁抱,對嬰幼兒來說更為必要。不僅能開發孩子的觸覺能力,促進他們成長,還傳遞著父母的愛心,讓孩子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健康的心態,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父母親對孩子的撫觸應在孩子清醒時進行,父母一定要洗凈手,除去戒指、手鏈、腕表之類的飾物,以免劃傷孩子。撫觸時用力要輕柔,時間不宜過長,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鐘即可。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多接觸自然環境,觀賞花草、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逛公園、旅游等等,在這些接觸自然環境的過程中鍛煉孩子各種感官的敏銳性,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提高他的感知能力。
活動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動中得到體現,也是在活動中得到鍛煉的。所以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機會,比如鼓勵他和同伴去游戲、交往,參加競賽、演講、辯論、公益活動等等,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并且引導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腳,發揮其功能,促進右腦的發育。
很多父母會比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視了孩子的活動需求,會對孩子提很多的限制,這些限制會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腳而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比較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一邊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一邊用加強監護和安全教育來預防安全問題的發生。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興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去發現或者培養孩子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比如可以讓孩子參加集郵、攝影、下棋、收藏、插花、剪報、飼養小動物等等興趣活動,這些興趣愛好不僅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磨煉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中,往往隱藏著孩子的潛能,因為一個孩子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他的潛能最容易被激發出來,也容易去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記得臺灣的教育專家王財貴先生給家長提過如下建議:在孩子三歲以前,家長可以把世界名曲作為家庭的背景音樂讓孩子熏陶其中,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對音樂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歲前可以不學樂理,但不可錯過聽音樂的最佳時機。他還建議在孩子三歲前,讓他看遍世界名畫、世界著名風景和建筑物的畫片,讓這些美的“畫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里。未來,這些音樂和畫面將會成為一個孩子最寶貴的“藝術財富”,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發出藝術的氣息來。
專業刺激
當我們發現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長時,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接受進一步專業訓練的機會,比如舞蹈、聲樂、吟詩、作畫、主持、書法、雕刻、泥塑、演奏樂器、練武術、踢足球、搞小發明、航模制作等等,這些專業的訓練既可以深入地培養孩子的求知欲和創造精神,而且會讓孩子在專業訓練中獲得一技之長。或許這些專業訓練將會讓孩子從此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很容易把專業訓練和興趣愛好混淆起來。有興趣愛好不等于為了專業訓練,而專業訓練也不一定是為了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而專業訓練需要請教有關的專業老師,協助判斷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專業天賦或者素質。另外在教孩子專業技能的過程中,也要選擇合適的老師,使用合適的方法。任何一種對孩子有傷害的方法都是不足取的。
如果有些父母為了某個專業在社會上很吃香,而強迫自己的孩子去接受專業訓練,那么非但起不到培養孩子的作用,甚至會讓孩子誤入歧途。
利用哪種方法提高孩子的智商是要因人而異的哦。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