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坐月子7大原則和7大禁忌
科學坐月子是怎樣的呢?在我國有分娩后坐月子的說法,但是小編提醒新媽媽們產后坐月子有些傳統觀念并非適合你哦。今天就來看看科學坐月子7原則和7禁忌吧。
坐月子的7大原則
注意休息
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產后一定要在家里靜養,注意睡眠,不要讓自己再疲勞,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通常,在寶寶出生后的第二天,你就應該下地走動。
子宮恢復情況
產后要注意觀察子宮的恢復情況,也就是要觀察惡露的顏色由紅變白,數量由多漸少,由血腥味到無味,一般一個月后應排凈,若惡露不凈或出現異常,就要及時看醫生。要記得在產后6-8周后去醫院做產后檢查。
保持精神愉快
產后的女性,由于生理上的變化,精神比較脆弱,加之壓力增大,有可能發生產后抑郁癥。因此,一定要在家里保持歡樂的氣氛,尤其是丈夫應該多體諒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給予支持。
合理安排飲食
產后的前幾天,你的身體非常虛弱,既要恢復自身的生理功能,同時還要哺乳,因此,你需要充分地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同時還要估計你尚未完全恢復的腸胃功能。
保持清潔衛生
從產后的第二天起,你可以和往常一樣,正常地梳頭、刷牙、漱口。梳頭會使你的血液通暢。精神增加。如果你的牙齦有點問題,可以先用紗布包住手指漱口,可活血通絡、牢固牙齒。
適當鍛煉身體
堅持在月子里進行必要的身體鍛煉,做一些產后體操,可以很好地恢復體質、體型。
絕對避免性生活
女性的生殖器官經過妊娠和分娩的變化的創傷,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產婦身體的全面恢復需要56天。正常分娩56天后,才能開始性生活,而且最好是月經恢復后再開始性生活。產鉗及縫合術者,在傷口愈合,疤痕形成后才能開始性生活;若是剖腹產,那就至少要等到三個月以后了。
科學坐月子在遵守以上7原則的同時還要避開以下7大禁忌哦。
坐月子的7大禁忌
門窗緊閉,包頭防風
不少人都以為產婦怕風,因而將房屋門窗緊閉,床頭掛簾,產婦則包裹住頭部,嚴防風襲。實際上。如果室內衛生環境差或空氣混濁,均易使產婦、嬰兒患呼吸道感染疾病。若夏日門窗緊閉,空氣得不到流通,還會引起產婦中暑。
越晚下床越好
不少人以為產婦體質虛弱,需要補養,便讓其長期靜臥,飯菜都端到床上吃。事實上這種做法弊多利少。因為產后較長時間不起床活動,容易使本來就處于高凝狀態下的產婦產生下肢靜脈血栓。同時,產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組織缺乏鍛煉,會托不住子宮、直腸和膀胱,容易引起子宮脫垂、直腸或膀胱膨出。產后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于下肢血流增快和惡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鍛煉,早日恢復原有的收縮力,從而保護子宮、直腸和膀胱等器官。一般來說,產后24小時就可在床上靠著坐起來,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
不能洗頭、洗澡
產婦分娩時要出大汗,產后也常出汗,加上惡露不斷排出和乳汁分泌,身體比一般人更不清潔,此時,病原體更易侵入。因此,產后更應該講究個人衛生,常洗頭,常洗澡。但要注意,應采用淋浴,不宜洗盆浴。
應忌口
許多地方都有讓產婦忌口的習慣。諸如牛羊肉、魚蝦類及其他腥膻食物都不準吃。實際上,產后需要充足而豐富的營養。主副食都應多樣化,僅吃一兩樣是不能滿足產婦身體需要的,也不利于乳汁的分泌。
菜越淡越好
不少地方不讓產婦吃鹽。菜里一點鹽也不放是不對的。由于產后出汗多,乳腺分泌旺盛,產婦體內容易缺水和鈉鹽。因此,產后不應少吃鹽,但也不宜吃鹽過多。
不能刷牙
產婦應比一般人更注意口腔衛生。因產婦進餐次數多,食物殘渣存留在牙齒表面和牙縫里的幾率也隨之增多,而口腔感染也正是導致產褥感染的因素之一。因此,產后應該每天早、晚各刷1次牙,每次進餐后都要漱口。
產后24小時后開奶
一些地區有產后24小時后才開始給新生兒喂奶的習慣,認為開奶早不好。事實卻是開奶越早越好。這是因為嬰兒吸吮乳頭可以促進乳腺分泌乳汁,又有利于子宮收縮,使子宮早日復歸;同時,新生兒又能及早得到營養豐富的初乳,可謂“一舉三得”。
科學坐月子,新媽媽就要謹記以上7原則和7禁忌。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