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流產的種類和注意事項
什么是流產呢?孕期的流產類型有哪些呢?如果流產后日常護理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流產的常見類型
1、先兆流產:是指懷孕12周內有出血現象。先兆流產是孕早期的常見病癥,每4~5名孕婦中就會有1名孕婦出現,其流產率達50%。過了12周后,便會減少流產的可能。出血后數日仍感到腹痛,則流產的可能性很高。流產時下腹會出現規律性的疼痛。若出現先兆流產征兆,最好采取靜養的治療措施。
2、稽留流產:指胚胎或胎兒死亡后仍滯留官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的情況。大部分稽留流產并沒有出血或腹痛等癥狀,孕婦自身往往感覺不到。稽留流產后子宮不再增大,妊娠試驗由陽性轉為陰性,胎盤組織機化。大多是在定期檢查時通過B超發現。稽留流產后需要通過清官手術徹底清除胎兒和胎盤,否則會出現后遺癥。
3、難免流產:官頸口已經擴張,胎膜破裂,這時流產已不可避免。難免流產時伴有陰道出血增多,下腹疼痛加劇,甚至流出羊水,需立即前往醫院救治。
4、不全流產:懷孕10周前的流產大多是胎兒和胎盤同時排出。此后流產則可能出現部分妊娠物排出體外,部分仍殘留在子宮內或停滯于宮頸口。不全流產需盡快進行清官術,清除官腔內的殘留物質,否則會有大出血甚至休克的危險。
5、習慣性流產:連續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稱為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約為1%。其原因很復雜,目前只有5%的因素能夠證實。早期流產常見原因包括胚胎染色體異常、免疫功能異常、黃體功能不足等。晚期流產常見原因為子宮畸形或發育不良、子宮肌瘤等。雖然是習慣性流產,但只要找到準確原因并進行治療,加強孕期護理,一樣能順利地生下健康寶寶。
6、高齡孕婦、雙胎妊娠孕婦:由于血管隨年齡增長老化,高齡產婦出現高血壓或腎病的可能性較大。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在孕期中應加強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此外,懷有雙胎或多胞胎的孕婦體型沉重,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概率也較大。
7、高血壓孕婦:孕前就有高血壓的人妊娠后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可能性會更高,對身體的負擔也會更重。
8、貧血孕婦:缺鐵性貧血會導致血液中的紅細胞流失,減弱血液送氧能力,加重心臟負擔。血液減少后血管也隨之變細,令胎盤的各種功能減退,并可能導致早產。
孕期流產后日常護理是至關重要的,需要謹防留下后遺癥。
二、流產后護理的注意事項
1、加強營養:流產后或多或少地失血,加上早孕階段的妊娠反應,流產后一般都會使身體變得比較虛弱,有些人還會出現輕度貧血。因此,流產后應多吃些營養豐富的補養品,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瘦肉、魚、蛋、雞、乳、海產品、大豆制品等。
2、講究個人衛生:流產時,子宮頸口開放至完全閉合需要一定時間,故流產后要特別注意講究個人衛生。要保持陰部清潔,內褲要常洗常換,半個月內不可盆浴。還應提出的是,流產后1個月內,子宮尚未完全恢復,要嚴禁過性生活,以防感染。
3、休息好,防止勞累過度:流產后須臥床休息兩周,不可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嚴防過度疲勞和受寒受潮。否則,易發生子宮脫垂的病癥。
4、不可急于再次懷孕:流產后子宮內膜需要4-5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正常,在這期間,應嚴防再次懷孕,因為子宮內膜未恢復正常就懷孕對胎兒生長和以后生產都有不利影響。
5、保持心情愉快:不少婦女對流產缺乏科學的認識,流產后情緒消沉,有些人還擔心以后再次發生流產而憂心忡忡。這個顧慮是不必要的。因為絕大多數的自然流產都是偶然的,并且,自然流產的胎兒70%左右都是異常的病態胚胎,主要是染色體異常所致,它們很難發育成為成熟胎兒。自然流產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優生的自然淘汰,不必為此憂慮。愉快的情緒,會加速流產后身體的康復,有益于健康。
(責任編輯:劉彩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