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提高受孕率
怎樣才能懷孕?很多夫妻求子心切卻往往不能如愿,這是怎么回事呢?研究表明,受孕有最佳時機,在準備受孕的時候最好就挑選合適的時機來增加受孕成功率。下面詳細介紹一下怎樣才能提高受孕幾率。
一、一天中最佳受孕時機:下午五點
很多備孕的小夫妻們,同房時間一般是在夜晚,時間充裕,而且夜晚更有情調,夫妻雙方都能夠盡情地享受性生活;也有一部分的小夫妻,是選擇在早晨時段的愛愛進行備孕。早上是男方或女方體內性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這個時候性欲往往比較強烈,而且男性的精子在早上的數量是最多的。
那么,早晚是不是就是最佳受孕的時機呢?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人體的各項機能在24小時中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早上到中午是人體狀態的上升階段,中午到下午是人體機能相對低落的時段,而17點-22點之間人體機能又會再次上升,但到23點左右會迅速下降。
意大利的一項實驗表明,75%的樣本人群下午提取的精液數量特別集中,而且快速運動的比例也比較大,可以說此時的男性精子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達到了巔峰。而女性產生的荷爾蒙則使大多數婦女在下午4時至7時這段時間排卵。
結合這兩項研究可知,如果夫妻雙方時間允許,計劃周全,在下午5點左右來“要孩子”成功受孕的幾率是最大的。
二、最佳的受孕體位:男上女下
性愛姿勢與受孕,也是存在密切關系的。而所謂的最好的“孕體位”其宗旨就是保證精子射出時,盡可能地靠近女性子宮頸。要達到這種效果,一般存在三種的姿勢,如傳統的男上位、側位和后入式。尤其是男上位,被認為是最好的“受孕姿勢”。
女上位:女上位的姿勢,女性生殖器官下垂,陰道口開放,大部分精液可能會隨著陰莖的抽出,而流出體外,受孕幾率也會降低。
男上位:而傳統的男上位則是最佳受孕姿勢,與此同時,女性可以用枕頭墊高臀部,使精子以最快、最強的爆發力,抵達子宮頸。
側入式和后入式:對于受孕幾率來說,這兩種體位略遜于男上女下,但比女上位更易受孕,而且則能保證較長的性愛時間,提升夫妻雙方的性滿意度。
當然選擇了合適體位后,也要兼顧雙方是否能達到高潮。已有數據表明,高潮能明顯提高女性的受孕率。高潮時,女性盆底肌肉會強力推擠,幫助精子突破重重阻力,抵達子宮頸。
三、排卵前同房,增加懷孕幾率
女性想要成功受孕,掌握排卵期也是一大關鍵。
醫生建議,女性排卵前一周,每兩天同房一次懷孕幾率高。這是因為當精子排出體外后,在女性生殖管道中平均的存活時間分別為:陰道0.5-2.5小時,宮頸48小時;子宮24小時,輸卵管48小時;而一個卵子從卵巢排出在輸卵管存活約為12-16小時。
因此,受精的發生是在輸卵管的卵丘或附近。所以,專家建議精子提前起跑,即在排卵前一周每兩天性交一次,這樣可使精子提前或準時到達輸卵管和卵子會合,這種性交方式比排卵后性交的受孕率有顯著提高。
當然,對于懷孕與否,心態的平和也非常重要。如長期焦慮緊張(包括工作、生活以及對生育的)可影響男性的性功能及精液質量,以及女性的排卵及卵子功能。因此,男女雙方都不可將同房與懷孕過度集合,不要過分關注排卵期的問題,過分關注反而會增加焦慮緊張的情緒,降低受孕的機會。
四、三招提高子宮后位受孕率
1、要積極糾正。可以每天堅持側臥、仰臥、跪起2—3次,每次半小時,讓子宮有一次前傾前屈的機會。在月經期也要積極治療,可以每天俯臥15分鐘。因為月經期子宮稍軟,有利于幫助前傾。如果子宮后位很嚴重的女性,可以常做跪姿的膝胸臥位,即跪下時與地平垂直,腰要向下塌,切忌不要向上弓。
2、同房時采用男方后位女方跪趴的姿勢,有利于精液的儲留。
3、同房時,女方臀部下方可以墊一個稍微高一點的軟墊或者枕頭,使臀部墊高。精液進入陰道后,要持續墊高臀部臥床20分鐘至30分鐘。同時,女方半小時內不要上廁所,以免精液外流,增加受孕的幾率。
掌握最佳懷孕時機,做到以上幾點,相信各位可以如愿地懷上聰明的寶寶。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