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驚慌 分娩后的5種正常狀況
分娩后5種正常狀況
產后全身發抖或寒戰:胎兒出生后,有些新媽媽全身感到輕松,有人會出現全身不可控制的抖動,有人出現寒戰。這是正常現象,新媽媽不必恐慌,喝點紅糖水就會好。
子宮收縮痛:產后頭1-2天,子宮一陣一陣的收縮引起腹痛,陳為宮縮痛。這種情況多見于第二胎以上的新媽媽,并且這種疼痛會在喂奶時加劇,3-4天后自然消失。可以服用少量止痛片。
出汗:媽媽產后出汗會增多,睡覺時會更多,有時甚至內衣都會濕透。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體虛的表現。
體溫:產后前幾天,新媽媽會有體溫升高的表現,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會陰部水腫:分娩時由于胎頭的壓迫,致使會陰部水腫疼痛,或由于胎頭分娩出時會陰部輕度擦傷,會使陰部疼痛,一般在數天內自然消失,不必處理。
分娩后護理也很重要,那么,在分娩后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分娩后注意事項
好好休息。分娩之后看到自己的寶寶,不少產婦都會心花怒放,感到非常滿足,緊接著由于分娩的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你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不要睡著了,因為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醫護人員還要做產后處理,順產的產婦還要吃點東西。
產后首先要注意預防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在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稱為產后出血。其原因與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滯留或殘留、產道損傷等有關。一旦陰道有較多出血,應通知醫生,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分娩后半小時就可以讓嬰兒吸吮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嬰兒的需求以及產婦感到奶脹的情況有關。產后第一天,產婦身體虛弱、傷口疼痛,可選用側臥位喂奶。每次哺乳后應將新生兒抱起輕拍幾下,以防回奶。
自然分娩的產婦,在分娩后4小時即可排尿。少數產婦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應鼓勵產婦盡量起床解小便,也可請醫生針刺,或藥物治療,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產后最初幾天,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這是由于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分娩后出現以上5種狀況,新媽媽千萬別驚慌,同時要注意使用科學的產后護理方式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