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子宮下垂5類癥狀 3方法可預防
坐月子期間,新媽媽在照顧寶寶的同時還要關注自身的恢復狀態。子宮恢復的過程中是容易出現子宮下垂癥狀的,所以,要做好預防工作哦。新媽媽要預防產后子宮下垂就要先了解子宮下垂的癥狀,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產后子宮下垂的癥狀
產后子宮下垂癥狀一:最明顯的癥狀是白帶增多。有時呈黃膿樣或血水狀。
產后子宮下垂癥狀二:尿頻、尿急、尿痛。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行走時,尿液會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溢出。受尿液的經常刺激,外陰可繼發炎癥,變得紅、腫、痛、癢。解尿不暢,有些病人必須翹起屁股,用力擠才能解出小便。
產后子宮下垂癥狀三:便秘、腹脹、大便困難。當子宮Ⅱ度、Ⅲ度脫垂時,陰道后壁亦可膨出,直腸隨之膨出,呈S狀彎曲,大便則不能順利通過,造成便秘、排便困難。有時彎曲過度,氣也難通過,屁也放不出,即造成腹脹。
產后子宮下垂癥狀四:下墜感及腰酸背痛。尤其腰骶深部更甚,但該處并無壓痛點。這是子宮下垂,牽拉其周圍的支持組織,以及繼發的盆腔瘀血所造成的。與此同時,下腹部、陰道、外陰部出現墜脹感。久站、行走以及勞動時癥狀加重,平臥則可減輕,甚至消失。
產后子宮下垂癥狀五:道內脫出塊物。Ⅱ、Ⅲ度子宮脫垂者,子宮頸及子宮體即脫出于陰道口外,平臥時可回納。
那么,產后要如何預防產后子宮下垂呢?
預防產后子宮下垂的方法
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對寶寶的好處就不用再說了,對媽媽來講,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對韌帶的恢復也有一些幫助。
不要長時間站立。產后日常的活動可以正常進行,不必受到影響,但還是要注意不能過早提重物,不要長時間站立,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
每天做兩次提肛運動。向產后媽媽著重推薦這個運動,簡單方便,而且對產后的盆底肌恢復非常有幫助。每天上午、下午可各做一次,每次10~20多分鐘都可以。
預防產后子宮下垂,媽媽不如就試試以上方法吧。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