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做哪些檢查?
嬰幼兒腹瀉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綜合征。嬰幼兒腹瀉有哪些原因呢?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腹瀉是一種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常見疾病,嚴重危害嬰幼兒的健康。
嬰幼兒腹瀉病的診斷:
(一)幾種常見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
1、輪狀病毒腸炎
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常見類型。曾稱為秋季腹瀉。多見于6月到2歲嬰幼兒,病初1~2日,常有嘔吐,隨后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增多,為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便,無腥臭味,可有發熱、咳嗽等癥狀,部分患兒可出現驚厥、心肌受損等多臟器受累表現。
2、產毒性大腸埃希菌腸炎
多流行于夏季,臨床表現有發熱、嘔吐、頻繁多次水樣或蛋花樣便,糞便培養可確診。
3、侵襲性大腸埃希菌腸炎
臨床表現類似于細菌性痢疾,可有膿血便,有腥臭味,可有高熱,糞便細菌培養有助于診斷。
4、出血性大腸埃希菌腸炎
多由O157:H7引起。嚴重者可導致溶血尿毒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兩大并發癥。
典型患者有三大特征。
(1)特發性痙攣型腹痛。
(2)血性糞便(血水便或膿血便)。
(3)低熱或不發熱。
5、沙門菌感染性腸炎
多見于l歲以內的體弱嬰兒,病情重,并發癥多,病死率高,有胃腸炎型和敗血癥型,可排深綠色黏液膿便或白色膠凍樣便,常引起暴發流行。
6、抗生素相關腸史
(1)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發生干長期給予廣譜抗生素的患兒,表現為發熱,稀水黏液便,可呈深藍色,可見脫落腸黏膜,大便涂片鏡檢及糞便培養可確診。
(2)甲膜性腸炎: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苗感染引起,可在抗生素治療2—9日后或手術后5—20日出現腹瀉,中毒癥狀重,大便為黃稀便或水樣便,可有甲膜排出,少數為血便。可有腹痛,重癥可并發脫水、腎衰竭、休克及DIC等。糞便厭氧菌培養有助于診斷。
(3)銅綠假單胞菌腸炎:感染中毒癥狀重,腹瀉開始為水樣便,隨后轉為黏液或膿血便,嚴重可致休克等。大便培養可確診。
(4)真菌性腸炎:病程遷延,常伴有鵝口瘡,肛周可見黃白色甲膜,大便呈稀便,帶泡沫,甲膜及糞便涂片可見菌絲。
7、遷延與慢性腹瀉
病程超過2周,病因復雜。持續腹瀉可加重營養不良,繼發感染,導致多臟器功能異常。
(二)實驗室檢查
1、大便常規檢查
大便顯微鏡檢查,注意有無膿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與吞噬細胞,還應注意有無蟲卵、寄生蟲、真菌孢子和菌絲。有時需反復幾次才有意義,有助于腹瀉病的病因和病原學診斷。
2、大便培養對確定腹瀉病原有重要意義。1次糞便培養陽性率較低,需多做幾次,新鮮標本立即培養可提高陽性檢出率。
3、大便乳膠凝集試驗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有較好敏感性和特異性。對空腸彎曲菌腸炎可幫助。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對輪狀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異性。有助于輪狀病毒腸炎和其他病毒性腸炎診斷。
5、聚丙烯酰凝膠(PAGE)電泳試驗
此法可檢測出輪狀病毒亞群及不同電泳型,有助于輪狀病毒分類和研究。
6、糞便還原糖檢查
雙糖消化吸收不良時,糞便還原糖呈陽性,pH<6.0。還原糖檢查可用改良班氏試劑或Clinitest試紙比色。繼發性雙糖酶缺乏遠較原發性多見,原發性者以蔗糖-異麥芽糖酶缺乏最常見。
7、大便電鏡檢查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性腸炎,諾沃克病毒性腸炎等。
8、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病毒性腸炎白細胞總數一般不增高。細菌性腸炎白細胞總數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數以上的患兒有桿狀核增高,桿狀核大于10%,有助于細菌感染的診斷。
9、血培養
對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和沙門菌等細菌性腸炎有診斷意義,血液細菌培養陽性者有助于診斷。
10、血生化檢查對腹瀉較重的患兒,應及時檢查血pH、二氧化碳結合力、碳酸氫根、血鈉、血鉀、血氯、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滲透壓,對于診斷及治療均有重要意義。
11、其他 對遷延性和慢性腹瀉者,必要時作乳糖、蔗糖或萄葡糖耐量試驗,呼氣氫試驗(一種定量非侵入性測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條件可以應用),也可作纖維結腸鏡檢查。
(三)診斷
根據發病季節、年齡、大便性狀、排便次數作出初步診斷,對于脫水程度和性質,有無酸中毒以及鉀,鈉等電解質缺乏,進行判斷。必要時進行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等病原學檢查,作為病因診斷。
鑒別診斷:
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生理性腹瀉 小兒外觀虛胖,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數即較多,稀薄,呈金黃色,但不伴嘔吐,體重增加正常。添加輔食后大便逐漸轉為正常。
2、急性壞死性小腸炎 感染及變態反應是發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瀉、腹脹、便血、高熱及嘔吐五大癥狀。大便初為水樣便,繼而轉暗紅色、果醬樣或血便,腹脹多較嚴重,可早期出現休克,甚至昏迷,驚厥。
3、急性細菌性痢疾 夏季發病率高,患兒多有不潔食物史,潛伏期24~72小時。大多數病人起病急,高熱、腹痛、嘔吐、腹瀉、里急后重,大使多呈粘液膿血便,排便次數每天數次至十多次。中毒性菌痢者可出現高熱驚厥、嗜睡或昏迷,甚至休克等癥狀。病程長短不等。糞便培養可確診。
。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