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產傷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的損傷。近年來由于加強了產前檢查及產科技術提高,產傷發生率已明顯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及遠期致殘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層單位。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位及出生體重有關。 大部分患兒無明顯癥狀,故易漏診,但患側上臂活動減少或被動活動時哭鬧,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捫及骨痂硬塊,患側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那么,新生兒產傷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預防
出生前應防止早產及避免窒息。孕婦須絕對臥床以減少子宮收縮,并可用擬β-腎上腺素能類藥物如羥芐麻黃堿(Ritodrine)以推遲分娩。
產程中對胎兒進行監護,如見宮內缺氧及出生時窒息,均及時搶救。分娩時盡量避免產傷,必要時作剖宮產。
對可能早產的孕婦,宜在分娩前3天內應用地塞米松以促進肺成熟及減少呼吸窒息綜合征的危險。預防出血傾向,可于分娩前10小時緩慢靜注苯巴50mg,并在產前4~15小時頓服維生素K15~30mg。
對<1500g的未成熟兒生后6小時內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腦代謝率、清除自由基、減少腦血流量,抑制血壓急劇上升。
對于母乳喂養者應指導乳母多吃綠葉蔬苯及新鮮水果。對經常腹瀉服抗生素者應給維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注射維生素K1mg,患阻塞性黃疸或嬰兒肝炎者,應給維持素K1缺乏所致的顱內出血。
產傷骨折的預防
(1)會陰部伸展性差或陰道助產手術前,應做會應切開術,以免會陰過度撕裂。
(2)行胎頭吸引器助產時,負壓不可過高,一般以300--400mmHg為宜;吸引和牽拉時間不超過20分鐘,滑脫次數不宜超過2次。胎兒有出血傾向者如早產、IUGR等不宜選用。
(3)中位產鉗已被宮產所取代,現僅采用低位產鉗,術后常規檢查軟產道各部有裂傷者及時縫合。
(4)臀位陰道助娩者應嚴格按照分娩機轉操作,避免后出胎頭困難,預防新生兒產傷如骨折、顱內損傷。術后常規檢查軟產道,有裂傷者及時縫合。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