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產傷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新生兒產傷是指分娩過程中因機械因素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的損傷。近年來由于加強了產前檢查及產科技術提高,產傷發生率已明顯下降,但仍是引起新生兒死亡及遠期致殘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基層單位。鎖骨骨折是產傷性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分娩方式、胎兒娩出方位及出生體重有關。 大部分患兒無明顯癥狀,故易漏診,但患側上臂活動減少或被動活動時哭鬧,痛、骨玻璃音,甚至可捫及骨痂硬塊,患側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那么,新生兒產傷的檢查方法有哪些?新生兒產傷是分娩過程中引起的損傷,多發生在難產和手術操作后,但亦可能發生于自然分娩。尚有少數產傷兒是自身成骨不全等疾病導致。在分娩過程中可因機械操作造成損傷,可發生于新生兒的各個部位及組織,其中以顱內出血最為嚴重。
產傷兒的檢查
新生兒產傷是分娩過程中引起的損傷,多發生在難產和手術操作后,但亦可能發生于自然分娩。尚有少數產傷兒是自身成骨不全等疾病導致。在分娩過程中可因機械操作造成損傷,可發生于新生兒的各個部位及組織,其中以顱內出血最為嚴重。
1。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部分患兒雖未死亡,但可能留有后遺癥。有損傷性和缺氧性兩種。前者是在分娩過程中胎頭嚴重變形,致腦膜撕裂,損傷靜脈竇或靜脈而出血,后者由于胎兒窒息及胎頭受壓,使顱內靜脈淤血、缺氧,導致腦組織水腫及腦實質點狀出血。
1.1 顱內出血的檢查
(1)小腦幕上出血:多呈興奮型,如不安哭吵、尖叫、嘔吐、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局部或全身痙攣,愈合較好。
(2)小腦幕下出血:多呈抑制狀態,嗜睡、肌力弱,反射遲鈍或消失,預后差。
(3)由于顱內壓增高及腦膜刺激,囟門飽滿、恐怖表情、抽搐、反復窒息、昏睡。
2。頭顱血腫
頭顱血腫是骨膜下血管破裂導致。使用胎頭吸引助產多見,平產也有發生。位于新生兒頭頂,單側或雙側,有波動感,邊界清楚,出生后1~3天可漸增大,不需處理,但要保護頭皮不受損傷感染。4~5天后靠血腫本身壓力新生兒凝血功能上升而停止發展,3~8周后逐漸吸收,少數機化后可終身存在。頭顱血腫若過大,可因紅細胞破壞產生膽紅素而引起新生兒黃疸加重,應警惕核黃疸的發生。同時對過大的血腫嚴格消毒后抽出積血,加壓包扎,給予抗生素和止血劑。
3。皮膚損傷
負吸術及平產均偶可出現頭皮擦傷,臀位產可造成新生兒會陰部、陰囊、大陰唇皮膚擦傷及血腫。護理要注意損傷的清潔,并涂以紅霉素眼膏保護皮膚防止感染。
4。胎頭水腫
胎頭水腫是胎頭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在胎頭通過產道時受壓迫發生剝離引起,范圍大小不定、不受骨鍵限制,這種產傷不需特殊處理,讓新生兒保持安靜,在24h內會自行吸收。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