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如何補充營養 適合坐月子的食物推薦
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后的新媽媽都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很快的恢復,這樣才能以更好的狀態來哺育寶寶。那么,產后新媽媽如何補充營養呢?
產后30天 新媽媽如何補充營養
何為坐月子?坐月子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身體盡快恢復,為哺育寶寶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哺乳的同時使自己的體形盡快恢復……但是,怎么做到這些呢?看看專家為你訂制的營養方案吧!
分娩當天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新媽媽,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陣痛與分娩后,體力和精力都已嚴重透支,因此,在分娩當天,新媽媽的首要任務還是要盡量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
新媽媽在產后當天除了感覺筋疲力盡外,宮縮疼痛會陣陣襲來,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媽感覺會更明顯。剖宮產的媽媽由于麻醉的影響,需要至少平臥6小時,而順產的媽媽則可以盡早在床邊輕微活動,并盡早排尿以防發生尿潴留。
只有部分媽媽會感到乳房腫脹有硬塊,而大部分新媽媽在頭一兩天里,乳房都是軟軟的,沒有明顯的乳汁流出來,但無論是否感覺到“下奶”,都要讓寶寶“早開奶、早吸吮”。在最初的兩三天里,寶寶僅需要很少量的乳汁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讓寶寶頻繁吸吮乳房,以促使乳汁分泌順暢。
飲食建議:
哺乳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營養均衡,在分娩當天,應以清淡、溫熱、易消化的稀軟食物為宜。
剖宮產的媽媽需要禁食,等排氣后再從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復到日常飲食,在胃腸功能恢復前,不要食用牛奶、豆漿、蔗糖等易脹氣食物。
順產媽媽由于體力消耗更大,出汗多,需要補充足夠的液體,包括牛奶、白水等,但在乳汁分泌順暢之前,暫不要大量補湯,以免乳汁分泌過多堵塞乳腺管。有會陰傷口的媽媽,需要在自解大便后,才能恢復日常飲食,同時要每天保證大便的通暢;如有會陰Ⅲ度裂傷,需要無渣飲食一周后再吃普通食物。軟質的食物一方面易消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產后媽媽的牙齒健康,因此適合于所有的新媽媽。
建議順產媽媽的產后第一餐應以溫熱、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宜,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湯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復正常,但由于產后疲勞、胃腸功能差,仍應以清淡、稀軟、易消化食物為宜,如:掛面、餛飩、小米粥、面片、蒸/煮雞蛋、煮爛的肉菜、糕點等。
產后第2-7天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產后宮縮痛一般會持續2-3天。紅色惡露一般持續3~4天后,出血逐漸減少,轉為漿液惡露。
乳房可出現脹痛感覺,分泌初乳,應盡量讓嬰兒多吸吮,促使乳房排空與泌乳。如果乳脹明顯,可在哺乳前濕敷、按摩,幫助疏通阻塞的腺管,避免發生乳腺炎。新媽媽在產后一周內皮膚的排泄功能都很旺盛,可排出大量汗液,屬正常現象,但應避免出汗后受風感冒。
飲食建議:
新媽媽在產后前兩三天內,不要急于喝催奶湯,因為這時候大多數媽媽的乳腺管還未完全暢通,如果乳汁分泌過多,反而會加重乳腺管的堵塞。建議新媽媽可以喝一些蛋花湯、魚湯、蔬菜湯等較為清淡的湯。
剖宮產的媽媽在術后第二天,可以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蛋羹、爛面條等,每天吃4~5餐,以保證充足的營養。一般到產后第3天,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這時大多數媽媽的乳汁分泌已經順暢,可以多補充一些營養豐富的湯水,但一定要少油、少鹽。還應注意不能讓產婦只喝湯,應當連湯帶肉一起吃下,才能補充蛋白質等更多營養。
另外,我國民間還有讓產婦多吃雞蛋的做法,產后應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以滿足哺乳的需要,但每天最多吃2-3個雞蛋就足夠了,還應均衡攝入谷類主食、魚、禽、瘦肉、海產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種多樣的營養物質,以滿足產婦對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的特殊需求。
產后第2周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絕大多數新媽媽都已經出院回家了。產婦的子宮繼續回縮,紅色的血性惡露變成了黃色的漿液惡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較穩定,孩子能夠正常吸吮,按需哺乳。有些媽媽因臥床休息過多、食物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減弱,容易發生便秘。
飲食建議:
根據最新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哺乳期婦女應在普通人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5條。據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
1、每天增加熱量500千卡,其中1/5要來自優質蛋白質。
2、每天增加蛋白質20克,相當于雞蛋150克或瘦豬肉/牛肉100克或魚/蝦110克或牛乳667克或豆腐250克。
3、攝入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鐵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
4、吃海產品,增加DHA、鋅、碘的攝入,促進嬰兒腦和神經發育。
5、膳食鈣適宜攝入量為1200毫克,推薦每日富鈣食譜為:牛奶500毫升豆腐150克,蝦皮5克,蛋類75克,綠葉菜250克,鯽魚等其他食物100克。
6、每日攝入充足的湯水,滿足乳汁分泌及汗液消耗。
7、避免在月子里集中攝入大量動物性食物,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量,產后肥胖,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
8、每天攝入新鮮蔬菜水果500克以上,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除過于生冷和寒性水果不宜多吃外,室溫下的涼拌菜和各種水果都可以食用。
9、忌煙酒,避免喝濃茶和咖啡。
10、科學活動和鍛煉,保持健康體重。
產后第3-4周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黃色的漿液惡露已消失,轉為白色惡露,持續約3周干凈。分娩時的傷口基本愈合,乳房因哺乳而變得充盈。
媽媽可以做輕體力的家務勞動,但不宜久站,感到疲勞要及時休息。有些媽媽已經可以出家門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了,有利于保持輕松的心態。
飲食建議:
哺乳期膳食寶塔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谷類薯類及雜豆350-450g(雜糧不少于1/5)、適量飲水;(2)蔬菜類300-500g(綠葉蔬菜占2/3)、水果類200-400g;(3)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200-30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4)奶類及奶制品300-550g、大豆類及堅果60g;(5)油25-30g、鹽6g。
建議新媽媽根據自身情況,在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一周內,能參照膳食寶塔,均衡攝入各大類食物的平均推薦量即可,并且同類食物間可以調配互換,以保證豐富的品種和良好的食欲,重要的是在產后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長期堅持。
另外,新媽媽應注意在月子里,最好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較為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寶寶出現了濕疹等過敏反應,哺乳媽媽要在醫生幫助下特別細心地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
坐月子吃什么好之食物推薦
坐月子吃什么好這個問題其實也沒那么難,主要就是要注意媽媽和寶寶的營養要跟上。因為寶寶的營養主要都是通過奶水來補給,因此月子期的飲食除了要注意媽媽的營養之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寶寶的承受能力,最好是吃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寶寶的食物。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種比較適合月子期吃的食物供廣大的新媽媽參考。
1、雞蛋:雞蛋中的蛋白質和鐵質含量較高,同時也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對于產婦身體康復以及乳汁的分泌是有不小的好處的。
2、湯類:湯類對于產后恢復的好處就無須多言了,而且有些湯對于乳汁的分泌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比如鯉魚湯、豬蹄湯、豆湯等,這類湯就應該要多吃,而且在煮法上也是比較多樣的,既可以煮面,也可以煮粥等,營養易消化,是非常不錯的月子期食物。
3、粥類:這個階段新媽媽的身體各項機能還沒恢復到常態,對于這種突入起來的變化可能會有所不適應,要是進補過多的話容易對胃腸造成負擔。因此建議飲食上要清淡一些,而粥類就是很不錯的月子期食物,半流食的性質,吃了有飽腹感,但是消化也比較快,因此可以考慮搭配一些其他主食來吃。
4、牛奶: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磷等,可以說是產婦補充體內鈣質的最佳食品,而且牛奶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于產婦的健康以及乳汁的分泌都是有好處的,建議有條件的新媽媽可以在月子期間適當多喝些牛奶。
產后坐月子需要注意哪些
產后第一周:飲食清淡
產后新媽媽如果在這個時候吃的食物要吃太咸,或含有醬油,醋等調味品,或是使用腌制食品,罐頭食品等就會使得身體里面的水分滯留,不易排出,從而會新陳代謝產生負面的影響。
產后第二周:吃保養餐或補藥
母乳喂奶容易導致孕媽媽缺乏營養,所以要吃高營養餐。同時也要注意充分的攝取蛋白質,無機鹽豐富的食物和幫助乳汁分泌的魚肉,雞肉,雞蛋等動物性的食物。也要記得要多吃海帶紫菜湯,芋頭湯,骨頭湯等,特別是海帶紫菜湯要堅持吃到第四周。
產后第三周:簡單的運動
這個時候新媽媽的惡露減少了,身體也會舒服不少,所以這個時候新媽媽就可以開始進行一些適當的活動,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身體有所恢復,也要小心不要讓自己累著,比如給寶寶洗澡等消耗體力的事情還是要在家人的協助下完成,要避免長時間的彎曲身體。
產后第四周:初次來月經
產后如果不是純母乳喂養的新媽媽這個時候就可以會來月經了。新媽媽的身體已經大致的恢復在孕期的狀態了,所以可以正式的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和購物了,但是最好不要承擔全部的家務活。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