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如何護理 護理早產兒的七大事項
很多人覺得早產兒“先天不足”,“后天發育”也會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科主任孫建華教授表示,事實上,在出生一段時間后,早產兒會出現“加速度”生長,把握這段時機,多數寶寶都能后來居上。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追趕式成長”,多數早產寶寶會在18個月到2歲內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關重要。此時,需要全方位干預。
早產兒的特征
1、頭顱較大
頭顱相對更大,與身體的比例為1:3,囟門寬大,顱骨較軟,頭發呈絨毛狀,指甲軟,男嬰睪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嬰大陰唇不能蓋住小陰唇。
2、呼吸系統不成熟
因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穩定,部分可出現呼吸暫停和青紫。有些早產嬰兒因肺表面活性物質少,可發生嚴重呼吸困難和缺氧,稱為肺透明膜病,這是導致早產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
3、消化吸收能力弱
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發生嗆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發生嘔吐,腹瀉和腹脹。肝臟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黃疸較重且持續時間長。肝臟儲存維生素K少,各種凝血因子缺乏易發生出血。此外,其他營養物質如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糖原等,早產兒體內存量均不足,容易發生貧血,佝僂病,低血糖等。
4、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
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大,肌肉活動少,自身產熱少,更容易散熱。因此常因為周圍環境寒冷而導致低體溫,甚至硬腫癥。
5、神經反射差
各種神經反射差,常處于睡眠狀態。體重小于1500克的早產兒還容易發生顱內出血,應格外引起重視。
6、免疫功能差
早產兒的免疫功能較足月兒更差,對細菌和病毒的殺傷和清除能力不足,從母體獲得的免疫球蛋白較少。由于對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敗血癥,其死亡率亦較高。
早產兒如何護理
1、早產原因以母體因素為主,故應積極防治母親的有關并發癥,防止早產的方法尚有靜脈注射9.5%乙醇,可防止縮宮素(催產素)釋放而阻止宮縮,應用沙丁胺醇可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對不可避免的早產,可于產前48h給糖皮質激素,以加速胎兒成熟度,有助于出生后的肺循環。
2、對低出生體重兒在新生兒期后應該進行體格發育,神經發育,精神發育以及有無后遺癥的定期隨訪,社會和環境因素對于早產兒在早期發育和認知功能的影響越來越顯得重要,尤其父母的護理能力,文化程度,職業以及社會經濟狀況與早產兒的生存質量直接相關,醫護人員,家庭及社會應大力聯手,盡可能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的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在最大范圍內改善他們的生存質量。
下面這幾項是早產兒家長最需要關注的東西:
1、腦癱。在早產兒當中腦癱的發生率平均為3%,出生時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的早產兒腦癱的發生率越高。
2、神經系統發育遲緩,表現為別的同齡孩子能坐了,早產兒還不能,別的孩子可以自己翻身,可以站立,甚至可以自己用手拿東西,但早產兒要明顯落后。
3、精神發育遲滯,導致早產兒很可能在日后學習成績跟不上,適應能力不足,情商不高,不合群等等。
4、生長發育落后,最明顯的表現是體重和身高跟不上同齡孩子。據調查早產兒生長發育落后的發生率在30%~80%之間,出生胎齡越小、體重越低的早產兒發生率越高。
5、抵抗力差,容易生病,致使早產兒出院后還需要反復住院。
6、聽力和視力障礙,為此早產兒在出院前后都應篩查聽力和視力。
7、慢性肺部疾患,這與早產兒出生時需要上呼吸機、用氧有關。
早產兒的后天發育,因出生時體重和以后的發育狀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發育特別好的低體重兒,在1年之內即可達到正常兒的水平。特殊情況的早產兒,在5年內才能達到正常兒的水平。最佳的追趕時間是在0~6個月,因為這時是人體生長速度最快的兩個高峰之一。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