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黃疸如何護理 新生兒黃疸飲食護理介紹
寶寶的誕生總是令父母欣喜若狂,然而,新生兒也常常伴隨著生理性黃疸。表現為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寶寶的臉卻開始發黃,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
專家表示,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生長發育代謝后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泄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后,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泄的。所以寶寶出生時并沒有黃疸。
嬰兒出生后,與母親脫離了聯系,他的一切新陳代謝產物也就由自己來處理了。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膽紅素要經過肝臟轉化一下,才能從體內排泄出去。而這時新生兒的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膽紅素就不能從正常的渠道排泄到體外,多余的沒有經過肝臟處理的間接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現出黃疸。
專家提醒,隨著寶寶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內,黃疸就會退盡。所以父母不用驚慌,可以置之不理。
寶寶出現黃疸如何護理?
1、平時多給新生寶寶曬太陽,冬天室外太冷的話可以將寶寶放在居室內陽光較為充足的地方,讓陽光直射到寶寶的皮膚上,同時注意保護好寶寶雙眼以免引起損傷。
2、媽媽應盡早開奶,并給予足夠的喂奶頻次,防止寶寶饑餓。
3、對于吸吮力比較弱的新生寶寶,可以把乳汁擠到杯子里用滴管喂寶寶,慢慢刺激寶寶的吸吮反射。
4、寶寶若有任何不舒服的癥狀,例如活動力軟弱,食欲減弱,嗜睡、嘔吐、發燒等現象時,應立即就醫。
新生兒黃疸的飲食療法
蘆筍玉米須粥
取蘆筍 50克 ,玉米須 200克 ,薏芯仁 50克 ,粳米 50克。先將鮮蘆筍、玉米須洗凈 ,與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鍋 ,快火煮沸后 ,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鐘 ,粥黏稠即成。早晚兩次分服 ,食粥 ,嚼服薏苡仁、蘆筍。此粥具有清熱利濕 ,健脾退黃的作用。
茵陳蛋湯
取茵陳 100克 ,加適量水 ,濃煎取汁 300毫升 ,打入雞蛋兩個 ,加醋 20毫升攪勻 ,煮沸食用。每日一次 ,可清熱利濕退黃。
牡蠣肉玉米須湯
取鮮牡蠣肉 100克 ,玉米須 150克。先將玉米須洗凈 ,切成小段 ,放入紗布袋中 ,扎緊袋口 ,備用。再將鮮牡蠣肉洗凈 ,用快刀斜剖成片 ,與玉米須藥袋同放入沙鍋 ,加清水適量 ,快火煮沸 ,然后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蠣肉熟爛后 ,取出藥袋 ,濾盡藥汁 ,加蔥花、姜末、精鹽、味精各少許 ,拌勻,再煨煮至沸即成。此湯分兩次服食 ,有清熱退黃之功效。
蒲公英稠米湯
取鮮蒲公英 500克 ,稠米湯 200毫升。將鮮蒲公英搗爛后 ,用潔凈紗布包裹 ,絞壓取汁 ,對入米湯中 ,攪拌均勻。早晚兩次分服 ;或當飲料 ,分數次飲用。可清熱解毒 ,消退黃疸。
適宜黃疸兒吃的食物有哪些?
1、田螺
能清熱、利水。《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利濕熱,治黃疸。”其性大涼,故適宜濕熱黃疽者服食。民間有用大田螺10~20個,養于清水中漂去泥,捶碎田螺殼,取螺肉加入黃酒小半杯,拌和,再加清水燉熟,飲其湯,每日1次。
2、 金花菜
俗稱母雞頭,原名苜蓿。每次用其根25~50克,煎水喝,1日2~3次,有清濕熱,退黃疸功能,適宜陽黃者食用。《唐本草》云:“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蘇州醫學院編印的《中草藥手冊》中記載:“清熱利尿退黃。”
3、西瓜
陽黃之人小便發黃,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飲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熱解毒,利小便。
4、冬瓜
能利尿、清熱、解毒,適宜陽黃之人服食。可用鮮冬瓜,不限量,隨意煨湯喝。
5、茭白
適宜濕熱黃疸者服食,能解熱毒、利二便。《本草拾遺》中早有記載:“茭白,去煩熱,除目黃,利大小便。”可用鮮茭白30~60克,水煎服。
6、 玉米須
無論是溶血性黃疽,或是膽囊炎、膽結石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或是肝炎引起的黃疸,均頗適宜。每日用干玉米須60~100克,煎水代茶飲。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