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有哪些類型 打流感疫苗有哪些禁忌
一說起疫苗接種,許多媽媽就會感到十分困惑,疫苗種類繁多,再加上接種時間不同,實在是很頭疼。而對于加強免疫和強化免疫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更是分不清楚。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像,但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什么是基礎免疫?
我們通常接種的疫苗是用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制成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類毒素。疫苗又可細分為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如斑疹傷寒疫苗、狂犬病毒疫苗等是滅活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風疫苗、麻疹疫苗是減毒活疫苗。而類毒素是用細菌所產生的外毒素經過脫毒而制成,對人體無毒,注射后可刺激身體產生抵抗毒素的免疫力,如白喉、破傷風類毒素等。基礎免疫是指機體首次完成某種疫苗的接種。由于疫苗的種類不同,接種后產生的免疫效果也不一樣。一類疫苗是必須接種的,如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和脊髓灰質炎疫苗等;二類疫苗則是計劃外疫苗,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不同狀況及家長的經濟狀況而定,如水痘、流感疫苗等。通常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較好,基礎免疫只需要接種1次就可以完成。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較差,基礎免疫必須經過幾次才能完成。大部分疫苗的基礎免疫需要接種多次后才能達到滿意的免疫效果。
強制免疫VS加強免疫VS強化免疫
強制免疫是指寶寶在出生后需要接種的計劃內疫苗,也就是一類疫苗。因為是國家規定強制接種的,因而被稱為強制免疫。但各種疫苗接種成功后所產生的免疫預防作用并不是終生有效的,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在完成基礎免疫后,經過一段時間,體內的保護性抗體會逐漸減弱或消失。為使機體繼續維持必要的免疫力,需要根據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疫苗的再次接種(復種),這就是加強免疫。
而強化免疫則是相對于常規免疫而言的,是指國家或地區針對某種傳染病的發病或流行情況和人群對該傳染病的免疫狀況進行分析后,決定在短時間內對某年齡段人群進行的普遍免疫,它是對常規免疫的加強。強化免疫的具體做法是:不管孩子是否正在按接種程序接種,或是已經完成了接種程序的全部劑次,都要再接種1劑。這1劑與正常的接種程序沒有關系,是相對獨立的。很多人對此感到質疑,覺得沒有必要。那么強化免疫真的可有可無嗎?
以麻疹疫苗為例,麻疹是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傳染病,沒有免疫力的兒童接觸到麻疹病人后幾乎100%發病。接種疫苗后,一般情況下個體可以得到有效保護。但這也根據接種者年齡及個人體質的不同而異,接種后沒有產生抗體的情況稱為免疫不成功,這部分人在周圍有麻疹流行的情況下有可能被感染。而對于整體人群來講,需要有至少95%的人有抗體才能形成免疫屏障,阻斷麻疹病毒傳播。對于個體而言,通過強化免疫再次接種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種麻疹疫苗或接種后免疫無應答的孩子增加產生抗體的機會。因此,強化免疫對于免疫史不詳或未完成2劑次免疫的人群尤為必要。所以國際上在開展強化免疫時,通常不考慮目標人群既往的麻疹疫苗免疫史,都接種1劑麻疹疫苗。
區別流感與感冒
流感與感冒有很多相似點,生活中很多人會將二者混為一談。二者雖然病癥相似,但致病原因和危害卻截然不同。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的罪魁禍首則是流感病毒。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病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痛,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打噴嚏、鼻塞等癥狀。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輕度畏寒和頭痛,一般5~7天痊愈。流感的傳染性較強,常有明顯的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癥狀較重,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癥狀明顯,體溫可達39℃~40℃,一般持續2~3天后減退。全身癥狀好轉后,原先較輕的鼻咽部癥狀卻可能表現得更顯著,少數患者還會有食欲不振、惡心、便秘或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在所有癥狀消失后,患者仍會感到軟弱無力,精神較差。
打流感疫苗有哪些禁忌
由于流感傳染性極強,任何年齡的健康人都可能感染流感病毒,兒童、年老體弱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都是流感疫苗的接種對象。50歲以上的人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因為50~65歲的人中,大約有30%的人至少有一種慢性疾病,他們一旦患上流感,住院治療和死亡的危險性都比其他人大。研究發現,老人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的發生,減輕流感相關慢性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比起其他年齡段的接種人群,老人接種流感疫苗能獲得更高的效益。
流感疫苗接種禁忌人群有:1。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2。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3。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4。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5。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患者;6。精神病、嚴重癲癇和精神分裂癥者;7。嚴重過敏體質者;8。年齡小于6個月的嬰兒;9.12歲以下兒童不能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
流感疫苗的注射方式是: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每年只需接種1次,接種疫苗后10~15天可產生抗體,1個月時抗體達高峰,免疫力可持續1年。少數人注射部位可出現疼痛、紅腫反應,全身反應如發熱、肌痛、虛弱等癥狀罕見,可在2~3天內自行恢復。
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擊,因此,如果孩子本身沒有禁忌癥,所有兒童都應該注射流感疫苗。6~35個月的孩子每年需要接種2次疫苗,每次0.25毫升,且中間至少間隔4周時間。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特別是對雞蛋過敏就不能注射流感疫苗。孩子有腹瀉、發熱、感冒等癥狀時,即便很輕微,也不能注射。
帶寶寶去醫院注射流感疫苗前,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尤其是精神狀況,如果發現孩子有些打蔫,可能就是生病了,要推遲疫苗注射的時間。第二,因為接種后的一段時間內傷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給寶寶洗個澡,然后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這樣既方便挽袖子打針,也不會摩擦針眼處皮膚。第三,接種疫苗前應保證休息,避免空腹接種。
接種完疫苗,一定要留院觀察20分鐘,以防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注射完流感疫苗后,很多孩子會出現低熱、頭痛、乏力等癥狀,個別的還會伴有皮疹、惡心、嘔吐、腹瀉等。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家長不用擔心,只要注意讓孩子適當休息、多喝開水、避免著涼、注意營養,1~2天后反應就會自然消失。當局部反應較重時,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腫、發紅,可用干凈毛巾做熱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鐘;對較重的全身反應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接種后出現局部反應不能在短時間內消退,應盡快去醫院診治,否則很可能危及生命。
5招防流感
1、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在人多、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面對面傳播、共同進餐、用品接觸都可能造成病毒傳染。流感病毒一般可在物品表面保持3天,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毛巾以及其他用品專人專用,同時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換內衣褲和被褥。
2、保持室內通風。在寒冷的冬季,人們習慣門窗緊閉,這樣很容易產生流感。建議睡覺前開窗通風換氣,以減少室內細菌密度,清除空氣中的病毒塵滴。
3、少去公共場所。因為流感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大量流感病毒,咳嗽和打噴嚏時會噴出許多飛沫,很容易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在患病期間最好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盡量佩戴口罩。
4、保證呼吸道清潔。流感病毒侵犯人體時,首選目標是上呼吸道———口、鼻、咽等部位,分解上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外層的多糖類化合物,進入細胞內部生長繁殖。所以,應該經常用淡鹽水漱口,能清除流感病毒,保證呼吸道清潔。
5、經常進行空氣消毒。流感病毒不耐熱、不耐酸,對酒精、紫外線、鹽酸等一般消毒劑較敏感,食醋也可作為消毒劑。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