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如何做好科學備孕 科學備孕要注意這7點
如今大家更加注重優生優育,從而也就更加重視備孕這一環節,備孕準備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著將來胎兒的發育。那么如何科學備孕呢?
科學備孕的2個日期
1、末次月經日:指的就是上一次“老朋友”來的第一天。尤其是對于那些月經周期不準的女性,更應該記住這個日子。對于推測排卵日和預產期都是必不可少的。
2、排卵日:對于月經周期規律的女性來說,以月經周期28天為例,末次月經第一天+14天得出的日期為排卵日。排卵日前后±2天就是有可能受孕的日子,掌握了排卵日,就是掌握了受孕的最佳時機。
科學備孕的7大細節
1、做孕前檢查
在開始嘗試之前,記得做一個孕前檢查。向醫生詢問哪些產前維生素含有葉酸,因為葉酸可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如脊椎裂。專家建議:在開始嘗試之前循環做這件事情,如果有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都應該在懷孕之前使其得到控制。
2、了解自己的周期
專家認為,排卵期是最好的懷孕時間,所以女性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排卵期。排卵試紙也有助于預測懷孕的最佳時間。如果你經常采用避孕措施,那么在停止這些措施后馬上就可以考慮懷孕,唯一的缺點是你可能沒有周期了,跟蹤排卵期可能有些困難。
3、不用擔心懷孕的最佳體位
很多人認為男上女下式體位可以增加懷孕機率,事實上,這并沒有科學根據。這種體位只是可以確保大量精子流入陰道。
4、性生活之后立即躺下
你也許聽過這樣一種說法:性生活之后,兩腿朝天躺著可以增加懷孕機率。這并不完全正確。專家建議:性生活之后在床上躺10到15分鐘,但是沒有必要雙腿朝天。不過,也不要在這個時間段去浴室。10到15分鐘后,流向子宮頸的精子就已經在那里了。
5、性不要太頻繁
即使在排卵期,頻繁性交也不會增加懷孕機率。一些男性在多次射精之后,精子數量會耗盡。一般來說,在排卵期,每隔幾個晚上的性生活會增加懷孕機率。如果你和你的伴侶喜歡頻繁性生活,可以讓他在連續射精幾次后做個精液分析。這個分析可以測試頻繁射精后他的精子質量和數量。此外,緊身衣服對精子數量也有影響。研究還表明,如果男性將手機放在靠近睪丸的位置,其精子質量會被削弱。此外,大量吃豆類食物的男性精液濃度相對較低。
6、做任何可以減壓的事情
壓力可以影響排卵期,還可以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和性操作焦慮。有證據表明針灸有助于減壓,增加懷孕機率。過度飲酒也不利于懷孕。
7、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是如果你考慮懷孕,過度鍛煉會引起不排卵。但這也并不意味著要停止一切鍛煉,專家建議最好的增加懷孕機率的鍛煉方式是中等強度的鍛煉,如一個半小時的有氧運動(每周散步三次)。對于想要懷孕的女性,飲食也是把雙刃劍。如果太肥胖,正在減肥,周期可能恢復;但是如果太瘦,周期沒有來,那么你需要增肥來懷孕。戒煙也可以增加懷孕機率。
準媽如何做好備孕保???
1、身體一定要好。
(1)吃。能吃就盡量多吃,不管是否長膘,但基本不吃油炸食物和寒性食物,比如白蘿卜。同樣水果基本不吃寒性水果,比如西瓜、香瓜。
(2)睡。睡覺很重要,早睡早起更重要。人體的造血時間主要集中于 22:00-02:00,一定要保證在這段時間入睡,最好能夠達到熟睡狀態。
(3)鍛煉。選擇什么樣的鍛煉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適合自己。建議是盡量選擇舒緩、輕松的運動方式,可以散步、練瑜伽,不提倡劇烈運動,比如打羽毛球、游泳。
2、生理規律一定要掌握。
(1)月經準備一個小本子,記錄下每個月月經的來潮日期、天數,經血的顏色、份量,兩次月經的間隔時間,有沒有痛經,有沒有腰酸背痛,有沒有便秘或拉肚子等等的情況,能夠詳細就盡量詳細。月經不調的 女生,尤其要做足這項工作。日期最好用農歷來記。如果月經周期比較規律的話,看農歷日期就特別準,基本不會有大幅度提前或推后的情況。比如,農歷五月初三 (5.26)來的月經,按周期30天來推算,應該是農歷六月初三(6.25)會來。有些人,如果實在想偷懶,那至少得把月經來潮日期、天數、間隔時間記錄 下來。
(2)排卵日。
基礎體溫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不能只憑這個指標來判斷排卵情況,應該用宮頸粘液法周期推算、排卵試紙測試、測基礎體溫幾種方法結合起來判斷。想要寶寶,就必須知道自己的排卵期,最好還能夠測算出排卵日,然后集中在排卵日的前2天和后1天AA,懷上寶寶的幾率就比較大。
測算排卵日的方法有很多種,借助于排卵試紙測算會更準確些。排卵期內每天測一次,或者在排卵日前后幾天每天測一次。測到雙杠的那幾天,就安排AA,有效提高命中率。
基 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又稱靜息體溫,是指婦女經過6—8小時的睡眠以后,比如在早晨從熟睡中醒來,體溫尚未受到運動飲食或情緒變化影響時所測出的體溫?;A體溫通常是 人體一晝夜中的最低體溫。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
監測排卵日總結,適時安排性生活,在排卵期隔天性生活懷孕的機率較大。
3、心情一定要放松。
心情很重要,越著急,越想著懷上,就越不容易成功。千萬別把它當回事兒,不過就是一種自然規律,多少人都過來了。
備孕注意這7點就搞定
1、合理使用避孕藥物
準備懷孕前3個月注意合理使用避孕藥,因為這些避孕藥容易引起體內水溶性維生素如葉酸、B族維生素及鋅、鐵等微量元素缺乏。
2、增加精子和卵子的活力
夫妻雙方因精子或卵子活力不強而致懷孕失敗的例子較為多見,多吃瘦肉、蛋類、魚蝦、肝臟、豆類及豆制品、海產品、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等,可以改善精子和卵子的某些缺陷,提高受孕概率。
3、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補水
身體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各種代謝毒物如重金屬,增強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特別是在夏季,這樣可為懷孕后的胎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但要注意多喝燒開后自然冷卻的白開水,這樣的水具有獨特的生物活性,少喝含咖啡因、色素、香精等人工制作的飲料或果汁。
4、飲食要回歸自然
俗 話說:“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意謂人的健康離不開自然界土生土長的綠色蔬菜。因此,準備懷孕時及懷孕后,都應注意選用新鮮、無污染的蔬菜、瓜果,還 可在餐桌上多加一些野菜和野生食用菌。避免食用含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的食物,讓體內產生高質量的精子和卵子,以形成優良的胚胎。
另外,備孕期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忌煙酒哦!
5、飲食上要多樣化
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不同,營養含量也不等。因此,食物要吃得雜一些,不要偏食或忌口,最好什么都吃,特別是五谷雜糧。
6、注意在體內儲存鈣和鐵
懷孕中后期,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和缺鈣,受孕后再去補充為時已晚,特別是原本營養較差的女性。因此,在孕前應多食用魚類、牛奶、奶酪、海藻、牛肉、豬肉、雞蛋、豆類及綠黃色蔬菜等食物,在體內儲存豐富的鐵和鈣,以免懷孕后發生鐵和鈣的缺乏。
7、助孕養生的方法
第一步:全身調理
中醫認為五臟中腎、肝、脾的功能對女性的氣血影響最大,因此,在孕前調理時更需要關注。
腎:在中醫的理論中,腎為先天之本,腎主生殖,如果腎氣虛弱會影響到受孕,甚至導致不孕或流產。
肝:與腎同源,肝血不足或氣血流通不暢也會影響懷孕。
脾:為后天之本,后天氣血不足,無法養胎;因此,脾虛會造成不孕或懷孕后流產。
第二步:調經
很多婦女都把每個月來的月經稱為“好朋友”,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這種稱法是最恰當不過了,因為透過月經的量、顏色、周期等,往往可以判斷出女性身體的癥結所在。
中醫的醫理認為,女性月事屬奇經八脈內的沖脈、帶脈、任脈,如果有阻礙,會導致很多疾病,因而十分重視。如果月經正常,則代表了氣血通暢,下一步就可以通過體溫的變化,看排卵是否正常。一般來說,不同時期的調經原則如下:
1、經后期
時逢月經適凈,腎為經水之源,只有腎陰充足,腎氣旺盛,天癸發育完實,月經才能正常來潮而具備受孕能力。所以,經后期重以滋補腎陰,可選用熟地、白芍、山茱萸、川斷、桑寄生、阿膠、龜板、女貞子。
2、經間期
經間期的特點是腎精已充,重陰轉陽,為順利實現這一轉化,治以溫腎活血法,以順其勢便于卵巢血流流通,從而排卵,建議選用二仙湯、六味地黃丸、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牡丹皮、赤芍、牛膝。
3、經前期
屬陽長陰消階段,此時腎陽漸旺以溫煦胞宮為孕卵著床、發育提供條件,反此則宮寒不孕或月經失調,建議可選用八味地黃丸或右歸丸。
4、經行期
此時胞宮的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為用,因為舊血不去新血難生,影響下一次月經的閉藏,故采用因勢利導的理氣化瘀法,可選用當歸、白芍、懷牛膝、王不留行、瓜蔞、枳殼、青皮、通草、角刺。
第三步:暖宮
中醫有宮寒不孕的說法。為了防止宮寒,女性應該特別注意保護小腹的溫暖,尤其是在有空調情況下工作的女性,還有那些經常坐著不動的女性,更應該注意腹部和下半身的保暖。
第四步:養氣安神
中醫有女子多妒不孕的說法。意思是心胸狹窄、經常生氣、嫉妒、過于急躁、壓力過大等,可能會導致肝氣郁結、影響脾,進而影響受孕。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