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因素影響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應做哪些準備
“即將來臨的分娩時刻能不能順利進行”這是準媽媽最關注的話題。其實,想要順產,有三個方面必須關注的,而且現在看來,如果把握好這三個方面對順產有著致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影響婦女的自然分娩呢?自然分娩前后有哪些注意?
哪些因素可以影響婦女的自然分娩呢?
一、把胎兒逼出來的力量
當準媽媽的預產期到了,這就提示我們胎兒已經成熟,需要來到人間,否則胎盤的供應營養系統就會慢慢退化直到停止。可是寶寶哪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只知道在媽媽的子宮里吃得好睡得好,不愿意經過艱難的路程來到人間。所以,準媽媽需要一種把胎兒逼出來的力量,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產力”。
這種把胎兒逼出來的力量有它的特點:產力有節率性,對稱性,極性和縮復作用。這些特點既能保證把寶寶逼騙出來,又不會造成寶寶的損害,還能讓子宮下段、子宮口和陰道慢慢地、被動地擴張開大,讓寶寶平安娩出。
一般來說,產力在懷孕晚期就已經出現了,臨近預產期出現的頻率就更多了。它表現在孕婦身上,就是突然子宮像球樣隆起變硬,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沒有規律。真正的臨產標志是在10分中內有兩次的宮縮,而且有規律,伴隨著宮頸口的擴張和胎頭的下降。從這時算起宮口擴張完全(10厘米)到寶寶娩出大約需要12~14小時。
對產婦來說,她感到的只是一陣一陣有規律的腹痛(即宮縮),并且不斷加重。在這個時候,有的準媽媽堅持不住了或信心不足了,就叫喊著醫生:“快給我打催生針或止痛針吧”。在這里我們要告訴準媽媽的是:只有經過充分時間的宮縮,才能迫使宮口擴張開全,以利于胎兒的下降。
這個過程過急,過慢,過強,過弱,都會造成媽媽和寶寶身體的嚴重損害。醫生們都懂得這個道理,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干涉的。準媽媽也應該知道這個道理,對初產婦來說,短時間的疼痛是很難完成上述過程的。
二、胎兒從陰道娩出的通道
胎兒從陰道娩出的通道,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產道,它包括骨通道和軟產道。
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軟產道通常是緊閉的,當分娩時,由于強有力的宮縮以及胎頭下降的擠壓,軟產道被動地慢慢地擴張大,當擴張達到直徑10厘米時,寶寶就可以順利通過。
通常我們所說的產道,是指骨產道(骨盆),它不是一個四壁光滑的垂直通道,而是一個僅8~9厘米深,形態不規則的橢圓形彎曲管道,寶寶要想通過它可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在這個不規則彎曲管道中間還設立兩個路障 (坐骨棘),寶寶只能從二者中間通過。這個間徑的距離平均為10厘米,所以,大腦袋的寶寶就容易被卡住。
通過以上敘述,就可以知道,寶寶要想垂直下降通過產道來到人間是不可能的,他必須在通過每一個關卡時發生轉動,用自己頭部來適應媽媽固定產道的最大徑線。很多寶寶就是因為各種原因被阻擋在產道的某一部位而造成難產。如果媽媽的骨盆有異常(發育過小或受過外傷),那么這個管道中的某些徑線就會縮短,寶寶通過時就會受阻。
有時媽媽的骨盆徑線是正常的,但寶寶在媽媽肚子里貪吃貪睡變成個小胖子(巨大兒),最終寶寶在分娩通過產道時,就可能會因為頭太大,身體太胖而不能通過媽媽固定的徑線而被攔住。
三、胎兒條件
寶寶的大小及在媽媽子宮里所躺的位置,這在自然分娩中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一個足月的胎兒的頭徑(雙頂徑)平均為91~93毫米,而媽媽骨盆中最窄的一條徑線寬度約為100毫米,所以當一個寶寶的腦袋很大,雙頂徑近于100毫米時,就要考慮到通過產道時比較困難。一般媽媽的骨盆通過3000~3500克的寶寶,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當寶寶的體重大于4000克(巨大兒)時,通過媽媽相對固定的產道就會有一定難度。
所以提醒準媽媽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要讓胎兒長成小胖子。巨大兒不僅可能造成分娩困難,還會導致肥胖兒的發生,影響孩子將來的發育。
有些寶寶雖然很小,當在媽媽子宮里躺的位置不對(正常位置的寶寶應該是頭向下,雙手緊緊抱在胸前,兩腿緊緊貼于胸部),例如仰面朝天、屁股或腿朝下、或頭部不緊貼胸部等等,就不能在產道里及時轉動來適應產道的形態,可能會被卡住而影響娩出。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媽媽也是沒有辦法的,只好求救于醫生。
四、產婦的精神因素
焦慮緊張不僅可以影響產婦情緒還可以消耗她們的體力,使其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使大腦皮層神經中樞指令的發放紊亂。
寶寶要來到人間,發動宮縮,促進分娩,需要聽從人的大腦皮層神經中樞司令部的命令,而精神因素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大腦皮層神經中樞命令的傳送,使產力過強或過弱,直接影響寶寶的下降及轉動,使產程進展緩慢。
胎兒在子宮內待的時間過長,容易造成寶寶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即使存活下來寶寶也有可能出現智力障礙。
同時精神因素還可以導致產后大出血的發生。
提醒:為順利自然分娩做準備
為了能夠順利自然分娩,我們的準媽媽們在孕期應該做些什么呢?
(1)分娩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現象,絕大多數的媽媽都是可以平安度過分娩期的。準媽媽要有良好的心態,認識到自然分娩對寶寶將來生長發育的好處,樹立信心。
(2)要認識到分娩是一個時間較長的過程,只有經過充分有力的陣痛,使產道充分擴展,胎兒才能順利娩出,所以疼痛是必要的。當逼著胎兒離開母體的宮縮到來時,不要感到恐慌,害怕,不能忍受。
(3)做好產前檢查,及時發現懷孕期的不利因素,及時糾正治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因營養過剩而造成胎兒過大,影響產程進展。
(4)在分娩期間多聽醫生建議,選擇合適分娩方式。在分娩中不要自作主張,應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
分娩的痛苦撕心裂肺,為了減輕疼痛,人們嘗試了各種辦法:硬膜外麻醉、導樂、水中分娩,這些都是靠改變外部環境來創造輕松分娩的條件。呼吸法,則是唯一的一種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減少疼痛、順利生產的好辦法。
自然分娩后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有些產婦看到自己的寶寶會心花怒放,情緒高漲,還有一些產婦因寶寶性別或寶寶有不好,情緒低落,甚至沮喪,這都會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
其次,要好好休息。
分娩是體力消耗較大的過程,會感到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要抓緊時間休息,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但不要熟睡,因為你還要照顧寶寶,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
再次,要進行母乳喂養。
寶寶出生后半小時內就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同時跟寶寶進行皮膚接觸。這有利于刺激乳腺分泌,對母親子宮的恢復很有好處。
第四,注意觀察出血情況。
分娩后2小時內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特別要注意,分娩后2~24小時在病房觀察,仍有出血的可能,你可以自己按摩子宮,能減少出血。這天會陰傷口和子宮收縮會引起疼痛,可采取仰臥位休息。
第五,注意飲食。
生孩子后會感到饑腸轆轆,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面條、鯽魚湯面葉、煮雞蛋等。吃過食物后,可美美地睡上一覺。
第六,要及時大小便。
順產的產婦,分娩后4小時就要排尿,產后6小時要排出尿,24~48小時排大便。
第七,盡早下床活動。
產后就要在床上活動,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順產8~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總之,上述是一個正常分娩的完整過程,但其在目前現實中僅占少部分,因為孕產婦中有約60%有高危因素,40%有正常頭位,其中還有1/3存在頭位不正,所以分娩中異常產程較多見。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