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如何自我保健
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在產前檢查中根據胎兒和母親的情況,與醫生確定生產方式。剖腹產雖然比自然產疼痛小,整個過程只有30~60分鐘,但手術風險及罹病率都比自然產高。所以,為母子健康計,如果沒有手術適應癥,盡量選擇自然分娩,實在怕疼,可以選擇無痛分娩。
選擇剖腹產須知道這九方面:
1、母體方面:骨盆狹窄阻礙產道;有剖腹產史;產前出血,為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妊高癥或心臟病;生殖道有感染。胎兒方面:胎位不正;胎兒過大,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胎心音發生變化或胎兒缺氧;多胞胎懷孕。
2、術前檢查:術前要做一系列檢查,包括孕婦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既往病史、現在體檢結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以確定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
3、剖腹產手術準備:住院時間由醫生根據胎兒情況決定,按約定時間在手術前一天住院,以接受手術前的準備。手術前夜晚餐要清淡,午夜12點以后不要再吃東西,以保證腸道清潔,減少術中感染。術前測生命體征,聽胎心,胎心在120~160次/分為正常。確認身上沒有飾品,備皮、取血、插尿管,送進手術室。
4、消毒麻醉:消毒范圍從胸骨以下到大腿上1/3處。選擇硬膜外麻醉,麻醉師通常都會在腰椎第3~4節之間,輕輕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藥物經過管子緩慢釋放,準媽媽依然保持清醒狀態,但痛覺消失。
5、手術:開始醫生會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做一個15~20cm的橫切口。第二個切口會在子宮下段,可以減少對子宮體的損害,減少再妊娠的危險。縱切口只在緊急時使用。羊膜打開后,胎兒和胎盤就可以被取出來了。有時醫生為了幫助孩子娩出,會用手掌壓迫你的宮底。
6、新生兒處理:將新生兒擦干,吸出口鼻中的黏液。兒科醫生會給他查體,做出評估生存能力的APGAR評分,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張力、膚色。量體重、身長、頭圍,扣下新生兒的第一個腳印,就可以抱給他的父母了。
7、手術結束:給產婦做子宮和皮膚的逐層縫合,傷口皮膚對合后做包埋縫合,縫線成分人體可以吸收,從外表看來只是一道細線。傷口大約五六天后可以愈合,如果不是瘢痕體質,以后傷疤就像皮膚的一道皺褶。
8、術后注意:
①采取側臥位,使身體和床成20 ~30角,這個姿勢可以減輕對切口的震動和牽拉痛。
②大約3、4個小時后知覺就恢復了,可以練習翻身、坐起,24小時后拔掉導尿管,下床慢慢活動。
③術后6小時內應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④術后5、6天可以出院,注意陰道出血量,會比自然產多1~3倍,如果不適及時通知醫生。
9、無痛分娩:
孕婦在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正常生產。不過用藥量比剖腹產會小得多。麻醉師在孕婦子宮口打開3cm時打入麻醉劑,麻醉后孕婦除了痛覺外,其他感覺都存在,甚至可以走動。分娩后一兩個小時感覺會恢復,可以正常活動,2~4天可以出院。
剖腹產后自我保健常識
剖腹產雖然在減少產婦產前痛苦和增加胎兒安全分娩方面要勝于自然分娩,但其弊端也不少。
首先是產婦術后恢復要比自然分娩慢得多,刀口完全愈合和身體完全恢復需要1—2個月,甚至更久一些。如果發生術中意外或術后刀口感染,則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尤其應該明確指出的是,在一些人中間流傳有剖腹產的嬰兒頭腦聰明、體格健壯的說法,這是不科學的和毫無根據的。
相反,據研究,剖腹產新生兒的臍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自然分娩的新生兒要低,能抗病的補體含量更低。所以,剖腹產生的新生兒更易感染疾病。從嬰兒角度看剖腹產也不如自然分娩。
但是,若孕婦有剖腹產指征時,如骨盆畸形、臀位、前置胎盤、高齡初產婦、巨大兒等,自然分娩可能有困難,容易出現難產,這就應該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剖腹產。在現代醫療條件下,一般說來,剖腹產手術還是安全的。因此,必須作剖腹產時,孕婦及其家屬應該主動與醫生合作,愉快地接受手術。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