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疾病小心黃疸濕疹 保健新生兒疾病注意哺乳
新生的寶寶可愛卻嬌嫩,容易發生不適,年輕的父母們應該多了解一些新生兒常見疾病的知識,從而在寶寶患病時從容應付。那么,新生兒疾病包括哪些?新生兒疾病的應該如何保健呢?
新生兒疾病包括哪些呢?
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寶寶的臉卻黃了,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這就是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這是由于,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他生長發育代謝后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泄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后,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泄的。所以寶寶出生時并沒有黃疸。嬰兒出生后,與母親脫離了聯系,他的一切新陳代謝產物也就由自己來處理了。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膽紅素要經過肝臟轉化一下,才能從體內排泄出去。而這時新生兒的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是很弱的。膽紅素就不能從正常的渠道排泄到體外,多余的沒有經過肝臟處理的間接膽紅素蓄積在體內。到了一定的程度,孩子就表現出黃疸。隨著肝臟功能的逐漸成熟,新生兒黃疸會逐漸消退。一般在一周到半個月的時間黃疸就會退盡。
便秘,新生兒每天應該有四至五次大便,但新生兒如吃母乳或特別配制的奶粉,可能次數會略少,要注意大便的形狀,正常大便應是軟性的。便秘是指沒有大便,或次數忽然減少很多。同時,大便變得很硬,排便時困難,以致嬰兒哭啼。這時不妨先給些果汁或者把奶調得稀些,如果便秘情況不改,應該帶嬰兒去看醫生。灌腸次數太多是危險的,會讓嬰兒養成依賴性,非要灌腸才排便,所以這方面還是聽醫生的指示去做較安全。 吐奶(吞風造成的吐奶) 新生兒吃完奶后,常常會吐出一些奶,他并不是生病,只是在吸奶時連帶吸入了空氣,在吃完奶后把空氣吐出來,使得奶也跟著吐出。預防方法是,不要讓寶寶吸奶吸得太快,而且在吃奶后中途讓寶寶有機會排出胃內的空氣。當他吃完奶后,不要馬上將他放回小床,而應該抱起他,讓他把頭伏在你的肩或膝上一會兒,輕輕由下向上撫掃他的背部,使空氣排出。(應可聽到明顯的打嗝聲)。如果發現大量嘔吐,下次到診所時應請教醫生。
嘔吐,當嬰兒吃得過量,可能將部份或全部的奶都吐出來,這是無礙的。如果發生嘔吐現象,應立即停止喂奶。每天給他喂幾次少量的溫開水。若嘔吐不止,就該去看醫生。注意,生病的嬰兒必須在安靜的房間休息,同時給以充分的飲料,因為嬰兒對缺乏水分特別敏感。 腹瀉 腹瀉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尤其在天氣炎熱,或受其它疾病影響時,都會腹瀉。如果發現嬰兒腹瀉及發熱,應立即去看醫生,不可拖延。腹瀉很容易辨認,大便次數忽然增多,而且稀燜和有臭味。在看醫生之前,應讓嬰兒多喝流質(不是食物),如溫開水或粥水,讓嬰兒多飲流質是很重要的,因為嬰兒已失去大量水分,這種情形很危險。應注意保持嬰兒的清潔衛生,也要在替嬰兒處理完糞便后洗凈雙手,以防病菌傳染。 臍炎 臍炎是新生兒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寶寶出生之后,臍帶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醫生將臍帶結扎后,5-7天后臍帶殘端干枯脫落,脫落后的部位即為肚臍。問題就發生在臍帶還沒脫落的這段時間內。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護理不當,容易感染細菌而發炎,這就是臍炎。預防臍炎的發生,方法很簡單:保持臍部的清潔干燥。臍帶未脫落時,給寶寶洗澡要分成上、下兩部分洗,不要讓臍帶及包扎臍帶的敷料沾上水。如果臍帶上的敷料濕了,要及時更換。一旦發現寶寶的臍部有滲出液,一定要找醫生看。爸爸媽媽要按無菌操作的程序給寶寶清洗臍帶。必要時還要給寶寶用些抗菌素。
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有遺傳傾向。多見于對牛奶過敏的嬰兒。人工喂養的嬰兒患濕疹的就比母乳喂養兒多。常見的濕疹是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主要分布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以皮膚皺折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初起時為紅色的小丘疹,有滲液,最后可結痂、脫屑。反反復復,長期不愈。孩子會感到搔癢難受。 一般不嚴重的濕疹,可不作特別的治療,只是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給寶寶洗臉、洗澡,只用清水洗就行了。到了寶寶4個月以后,開始逐步給寶寶添加輔食,減少牛奶的攝入量,直到寶寶完全脫離以牛奶為主食;代之以飯食后,皮膚濕疹常常會不治自愈。全身治療可口服抗過敏的藥物如撲爾敏、維生素C。同時吃一些鈣劑,較重的濕疹,可用硼酸水濕敷。患濕疹的孩子,長大后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如魚、蝦等。
新生兒疾病的應該如何保健呢?
新生兒疾病的患兒,除了特殊疾病需禁食外,其他患兒要嚴格按照新生兒喂養辦法來喂養。新生兒喂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后母乳喂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后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盡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并增進母嬰的感情利于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后傷口的愈合。母乳喂養時應采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抬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喂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喂奶前應先洗手并將乳頭清洗干凈,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喂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癥,應咨詢醫生后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喂飽后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喂飽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喂養盡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喂養(母乳喂養和代乳品喂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喂養為主。人工喂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并注意溫度,奶嘴喂奶時盡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喂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后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喂奶量的多少是按照由少到多慢慢增加的原則,寶寶吃飽的標志是心滿意足,無意再吃了。小肚子摸上去也不會脹鼓鼓的,不會有嘔吐的情況,就說明喂得差不多了。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食量穩定,體重穩步增加,就沒有什么大問題。如果寶寶食欲不振,總是吐奶,或者大小便不正常,就要及時就診檢查了。
而早產兒因為先天不足,更需要攝取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不過在喂養量的把握上,要注意胎齡越小、體重越輕的,每次的喂養量越少,間隔喂養的時間也要有所縮短。同時也要關注有無漲肚、嘔吐等情況。
隨著寶寶的食量日漸增大,媽媽也應該多補充營養。寶寶吃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但也有突然要求吃奶的情況,這時也應該及時予以滿足,不要拒絕,也不要擔心,因為你的身體會根據需要及時補充乳汁。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