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說謊的5個理由 培養寶寶的責任感很關鍵
寶寶的壞習慣是爸爸媽媽們最頭痛的,明明沒有教過寶寶,寶寶卻仿佛生來具有的本領一樣學會了騙人。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實,孩子的情感體驗與父母的行為舉止密切相關。家長只有端正自己的行為,認真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明白事由。
孩子為什么說謊
1、他們說謊有時是由于不讓他們說真話。
有些家長常以打、罵等懲罰手段來對待孩子的錯誤。一個孩子打破了一個花瓶,媽媽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媽媽,可媽媽一聽珍愛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惱火,把孩子狠狠地訓斥了一通。從此,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況。為了逃避懲罰,就采取說謊來保護自己。想讓孩子避免說謊,父母不但要聽得進孩子令人高興的真心話,也聽得進令人傷心的真心話。
2、被家長哄騙之后心態發生改變。
孩子的感情體驗無論是積極的、消極的,或是矛盾的,都不應該鼓勵他按照父母的意愿來說,而應該按照孩子自己的體驗去說。例如,孩子生病時,不想服藥,家長騙他說藥不苦;不想打針,家長騙他說打針不痛。這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說謊的方法欺騙別人,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實現自己的意愿。
3、家長所謂的權宜之計往往會成為孩子說謊的樣板。
如有人敲門找爸爸,爸爸不愿見,就叫孩子告訴找他的人說:“爸爸不在家”。家長騎車帶孩子,被民警發現并批評時,家長就對民警說:“孩子生病,急著送醫院”。孩子遇到類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會說謊。所以,家長平時應該時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斷孩子說謊的隱性心理動機,為孩子做出誠實的榜樣。
4、在家長的誘導和刺激下說謊。
母親急著催孩子起床去上學,孩子還想睡一會,哼哼唧唧的一臉苦相。母親不應提示說:“是不是肚子疼?”孩子為了達到目的,就會按母親的提醒順桿爬,謊稱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會主動說出來的。
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親會不由自主地鼓勵孩子說謊:“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對不對?”,“你沒有打他,他就哭了,對不對?”,“他頭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對不對?”這樣的提示絕不會使孩子誠實地說出事實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說謊的家長往往自食其果。
5、孩子的愿望得不到實現,孩子內心有一種渴望。
孩子由于判斷不準,把心里想的當作事實說出來,說出自己對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的一種想象,如“我看見一只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飛”,“我爸爸有一把手槍”,或是把鄰居奶奶送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奶奶送的。這種謊言說出了孩子希望的事實和渴望的場景。這時候,審慎的家長就會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動機,而不是簡單責備孩子說假話。從謊言中了解到的情況可以用于幫助孩子分清現實和希望。
總而言之,父母的態度和言行不應該引起孩子用謊言為自己辯護的心理動機,也不應該有意提供說謊的機會。發現孩子說謊,我們的反應不應該是斥責和懲罰,而是就現有的事實向孩子講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沒有必要對我們說謊。
寶寶撒謊的三種形式
1、幻想性撒謊
3歲內的寶寶無法分清想像與現實,常常把想像的事物當作現實的事物來描述。他們往往會即興、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過自己的想像加工,套用到現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他們也可能把自己的愿望施加到某件事情上,把本來不存在的事情說得跟真的一樣,但是又漏洞百出,這只是他們通過想像表達自己愿望的一種方式。他們的這種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帶有非常明顯的幻想痕跡。
2、被動性撒謊
寶寶天性想要做好某件事情,獲得媽媽或其他自己喜愛的人的贊賞。當他們做錯事情后,會因為擔心受罰而說謊。其實,寶寶天性純真、直率,他們不會隱瞞自己的意圖,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但當他發現自己的誠實引起了媽媽的不滿甚至是責罰時,為了逃避,寶寶就會嘗試說謊。尤其當寶寶說謊后成功逃避責罰時,他們的說謊行為就會得到鼓勵。
3、行為性撒謊
有些被父母嬌生慣養的寶寶,習慣于一切玩具、食品都歸自己所有。他們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自己喜歡都有可能悄悄地把它拿回家。為了怕媽媽發現而失去這些東西,寶寶也可能編一些小謊言來讓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合理。
如何培養寶寶的責任感很關鍵
1、增加責任意識
任何人也不是出生后就有責任心,孩子如果沒有父母與老師的指導,是不會懂得這點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長期過程,從孩子的幼兒期就要有意識的加以培養。責任感對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在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家長和老師要注意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提高責任意識。
2、自己的事自己做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開始表現出各種主動嘗試的愿望,如要自己吃飯、穿衣服等,這些是責任心出現的表現,家長應該抓住機會,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通過讓孩子勞動,他會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家長要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表揚,讓孩子以有責任心為榮。
3、讓孩子承擔后果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比如:當孩子弄壞了別人的東西,要讓孩子道歉,而不是父母幫忙道歉,同時讓孩子自己想補救辦法,對造成的損失父母應堅持讓孩子去補償承擔,讓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錯誤就應該自己負責。對孩子勇于承擔后果的行為在過后家長要給予肯定。
4、制定責任合同
孩子的特點就是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做事情只憑一時興趣,而缺乏耐心和毅力。這時家長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規則,讓孩子對愿意承擔的某件事情或事物到堅持到底,必須清楚告訴他做事的要求,如果沒有信守承諾要做出相應的懲罰,讓他對自己的行為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