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管瘤?血管瘤的認知誤區
你了解血管瘤嗎?想要積極的治療就要充分了解血管瘤,避免誤區。
一、什么是血管瘤
大家較熟悉青色胎記,俗稱蒙古斑。隨孩子長大,絕大多數自行消退。對于眼皮、眉間、頸后等部位出現的不同程度的紅色印記,大家比較擔心,懷疑是否為血管瘤。絕大多數仍是胎記,多于生后2-3歲內自行消失,無需治療。只有局部紅印逐漸變成紫紅色,且局部高出皮膚的現象才考慮為血管瘤。
是起源于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嬰兒或兒童。多見于頭、頸部皮膚,但粘膜、肝臟、腦和肌肉等亦可發生,以枕部的鮮紅斑痣最常見。出生時或出生后三個月至六個月內出現,常發生于頭、臉及頸部,影響寶寶外觀,2-8個月一般生長較為迅速,造成爸媽的擔心。父母的耐心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時不必治療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險性的嬰兒血管瘤,如長在眼睛、咽喉、肢體末端,則需特別留意。
那么,對于血管瘤的認知,常見誤區有哪些呢?
二、血管瘤認知誤區
1、認為血管瘤是“胎記”,到1歲左右會完全自然消退,因此不重視,任其自然發展,以致血管瘤發展范圍很大,給治療上增加固難。其實所謂的“胎記”是指出生后大多數嬰兒都有的新生兒斑痣,到l歲左右會逐漸完全消退,皮膚色澤恢復正常。而大部分毛細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等不是胎記,是真性血管腫瘤,只有草莓狀血管瘤一小部分有自然消退的可能,概率不高,而大部分不會消退,會繼續擴張增大。
2、認為血管瘤是良性腫瘤,不影響生命,特別不是發生在面部,不影響美觀,如發生在四肢,隱蔽部位,既不影響美觀,又不影響四肢活動,不必重視,任其自然發展。血管瘤雖然屬于良性腫瘤,但是它具有某些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如血管瘤生長速度快,其生長速度超過患兒生長發育速度,無限制地向周圍鄰近組織侵犯,使鄰近組織及器官遭受到破壞,深入肌肉、筋膜,甚至骨骼,在面部可造成面部畸形,在口腔影響說話和吞咽,甚至影響呼吸。在四肢影響患肢功能,甚至造成肢殘等,給治療帶來困難,甚至無法醫治。
3、一些醫師對血管瘤認識不足,認為血管瘤是良性腫瘤,不影響病人生命,所以一般教科書上敘述簡單,甚至一帶而過,并且都記述大部分血管瘤在患兒長大后可以自然消退,以致誤導年輕醫師,因此當患兒家長帶患兒來就診時,也以此相告。并說如不消退再來治療。其實醫師應該對血管瘤初診患兒,詳細檢查,并記錄血管瘤類型、發生部位、形態大小、表面顏色、病變范圍等,一般應每月檢查1次,如血管瘤生長迅速應每周檢查1次,其結果與上一次檢查作對比,如發現病變范圍縮小,表面顏色變淺,血管瘤表面變平坦,說明血管瘤病變在穩定期或消退期,可以繼續觀察,有可能自然消退。如血管瘤病變范圍擴大,血管瘤表面皮膚隆起,表面顏色變深,表明血管瘤在增生期。應采取積極的治療態度,特別是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橙紅色斑、葡萄酒色斑痣等血管瘤大部分不會自然消退應及時治療。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