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驚厥的原因 中醫方法如何治療好
小兒驚厥疾病是有著比較復雜形成原因的,對于小兒驚厥這種疾病,我們更加應該重視做好對其的積極預防和治療工作,爭取避免孩子患上此種疾病,而免受身體上的傷害,而誘發原因是大家首先應該了解的,那么,新生兒驚厥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兒驚厥的原因:
(一)圍產期窒息
圍產期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見于足月兒,其特點為意識障礙、四肢活動少,或四肢發軟,嚴重者出現驚厥,驚厥在生后12小時左右出現,開始為輕微發作,以后可出現強直性或多灶陣攣性驚厥,可引起死亡。嚴重者伴有顱內出血,多限于蛛網膜下腔和腦室質內,死亡多在生后3~4天。
(二)產傷性顱內出血
多見于體重較大的足月兒,因難產或產程延長而致頭部物理性損傷使小腦幕或大腦鐮撕裂,引起大量硬腦膜下腔出血,常在生后12~24小時出現神經系統癥狀,生后2~3天出現限局性或多灶性驚厥。
(三)早產兒腦室周圍和腦室內出血
早產兒室管膜下胚胎生發基質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對缺氧、酸中毒極為敏感,易出血。常在窒息和缺氧后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嗜睡、呼吸節律不整,前囟膨隆和緊張,很快出現強直性或多灶陣攣性驚厥,出血量多者1~2天內死亡。
(四)感染
以化膿性腦膜炎最多見,多為生后感染,發病在生后一周以后。驚厥開始為輕微型,以后變為強直性或為多灶陣攣性。新生兒敗血癥和先天性宮內病毒感染均可致新生兒驚厥。
中醫治療新生而驚厥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下面就是對中醫治療新生兒驚厥的方法介紹:
小兒高熱驚厥屬于中醫的“急驚風”范疇。在中醫看來,小兒高熱驚厥多是由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熱,熱極生風所致。因此,中醫治療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小兒高熱驚厥發作之時,可采用中醫針刺方法緩解癥狀。常用的穴位有人中穴、涌泉穴等穴位,可以盡快控制抽搐癥狀,之 后可應用針灸進行退熱治療。針刺退熱一般常用的穴位有風池、大椎、曲池、合谷等,這些穴位一般采用直刺手法。如果發熱較高,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靜脈處放血,方法是用三棱針點刺,放血4~5滴即可,這種方法退熱還比較迅速。然后再行中藥治療。
小兒高熱驚厥通常熱勢較高,患兒表現為四肢抽搐,兩目直視。這種癥狀大約持續3-5分鐘后能夠緩解,抽搐緩解后,患兒發熱仍很高,這時如不積極退熱,可能還會再次發生驚厥。在這種情況下,中醫治療應采用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方法。中藥可選用羚羊角、生石膏、鉤藤、菊花、生地、桑葉、寒水石、黃芩、 郁金等。也可以選用牛黃鎮驚丸、救急散、小兒牛黃散等中成藥。還可以用羚羊角粉沖服。
在治療的同時,以應注意以下護理新生兒驚厥的措施:
1、出現驚厥時,應立即將患兒平臥,解松領扣,頭偏向一側,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若出現窒息時,應立即吸出呼吸分泌物,施行人工呼吸。 2、用纏有紗布的壓舌板放入口腔內上、下齒之間(如沒有壓舌松可用鋁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傷。
3、保持環境安靜,減少對患兒的刺激,驚厥發作不可將患兒的刺激,驚厥發作不可將患兒抱起或高聲呼叫。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