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有障礙當心孩子自閉癥 自閉癥揭秘7大因素
自閉癥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可能很少見到這種疾病,不過患者這種疾病的人也不在少數。很多人對自閉癥不是很了解,那么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癥的表現,希望家里有小孩的家長要多注意了,預防孩子患上自閉癥。
社會交往障礙
五歲之前,缺乏依戀行為,和他人沒有目光交流,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愿與人貼近;五歲之后,不會與其他兒童一起玩耍,沒有朋友,缺乏共情能力;不能正常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反應。學齡期后,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
交流障礙
非言語交流障礙
該癥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愿。
言語交流障礙
該癥患兒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復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復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于同一話題。極少參與表演性游戲。
興趣狹窄及行為方式呆板
對游戲方式的變化無動于衷,心智活動僵硬和呆板,想象力極其有限;對物品有強烈的依戀;固執于某種單一活動,例如公共汽車路線、火車時刻表、顏色、數字、形狀等;存在儀式性或強迫性動作;拒絕環境的改變,例如家具位置移動會使他們焦慮不安。
得了自閉癥其實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患兒在治療期間會逐漸喪失信心、失去希望。我們先來看看自閉癥的形成原因:
為吸引他人的注意
這種情形較常出現在缺乏安全感或常被冷落的孩子身上,舉個可能大家很熟的例子,因為可能就發生在你的家里。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累的筋疲力竭,癱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突然看到聽到小孩用力摔玩具,還故意往爸爸媽媽身上摔過來。爸爸媽媽嚇到或氣到跳了起來,好了,孩子的目的達到了。其實不是孩子有心機耍這種手段,而是孩子會嘗試各種讓爸爸媽媽看他一下的方法,唱歌?可能沒反應,不然就是爸爸隨便敷衍一聲。再換個方式,跳舞?老爸老媽累到視若無睹。再換個激烈一點的,大叫,咦,有反應啰,媽媽起身要小孩不要叫,小聲一點。好,再加點,拿東西丟人。果然,爸爸媽媽都跳起來了。以后就用這招,每次出招每次有效。
積習難改
行為及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行為做研究之后發現,一個動作連做17次后,會便成一種習慣。例如一坐下就開始搖你的腳,接下來每次坐下你就開始謠腳,搖著搖著就變成你的習慣。以后當你再坐下來時,腳就會不自覺的開始搖起來,通常要等到別人提醒你“嘿,咖啡被你搖出來啰”你才發現什么時候你有這習慣了。孩子有時候的異常行為只會針對同一個人,例如她只敢罵或打媽媽,卻不會罵爸爸,這就是習慣了對媽媽做這樣的行為,習慣改不掉了,再大要改就難了。
因家庭因素所引起
大家看到這一點后想必直接的反應就是「嗯,沒錯,吵架、離婚」。不,我要說的是家庭的生活習慣,例如我最常見到的爸爸習慣對媽媽用吼用叫的,小孩耳濡目染,分不出輕重,對媽媽也就用吼用叫的,出言不遜。另外我接觸到的一個情形是媽媽愛罵人笨蛋,你知道嗎?這小孩走到哪,這些字就用到哪,不管開不開心,好像想到就用一下,別人給他餅干,他不會說謝謝,他用笨蛋兩個字謝謝你。
因情緒障礙引起
情緒障礙多半是小孩對喜怒哀樂等情緒反應不明白不了解所引發,例如你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心情越來越好所以音調聲音越來越高,在孩子聽來跟媽媽罵人時候一樣大聲。小孩不了解,開始生氣你們兩個為什么要吵架,甚至可能為了保護媽媽而出手打你的朋友。
因語言障礙引起
無法適時找到與人溝通及表達的方法,所以引出令人不能接受的行為。例如你要小孩洗手,但他已經洗過了,你卻仍以為他還沒有洗手,甚至還罵他不聽話不洗手,要他如何告訴你「我洗過了啦」心里急了氣就來了,卻不知道要怎么讓你知道,只好用打或用跳來讓你知道你誤會他了。
因被壓抑而引起
這種情況會出現在特殊家庭里面,父母為了這個訓練那個治療而有些壓力,無形中將壓力移轉到孩子的身上而仍不自知。最常見到的是過動兒家長因為怕過動兒在公眾場合出現過動行為而難堪,每每在過動兒還沒站起來之前,家長就已經喊出“坐下不要跑”,可是其實孩子可能只是想站起來伸手拿離他較遠的薯條?;蚴菍⒆觼碇v,為什么媽媽可以讓沒有過動癥的姐姐跑來討去,他就不行?
因藥物或飲食不適應癥而引起
有些藥物或飲食的不適應癥會讓孩子情緒焦躁,以致容易生氣,出現不能被接受的行為。注意,我說的飲食不適應癥與食物過敏是兩碼子事,不一樣的。
自閉癥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感覺統合療法
感覺統合失常乃是由於腦功能障礙,無法將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肌肉關節動覺等五種基本感覺的刺激加以統合并適切反應。感覺統合療法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以上幾種感覺刺激的輸入,并適當的控制,讓孩童依內在驅策力引導自己的活動,自動形成順應性的反應,藉此促成這些感覺的組合和統一。
游戲治療
游戲療法是基於心因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對於兒童無法完全明確的使用語言表達及理解的情況下,治療者用兒童能夠以身體機能表達心理面的游戲取代語言作為溝通的方法。在游戲的過程中,兒童可了解人我之分離,并學習人際社交技巧,培養社會適應力。游戲治療的目的就是藉游戲的特質發揮兒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抒發內在的情結,使人格得以正常發展。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