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熱性驚厥或損傷腦 應該怎樣處理?
發燒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癥狀,基本上每個家長都會遇到自家孩子發燒的情況,尤其是在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時,兒科門急診到處都堆滿了額頭上貼著退熱貼、小臉蛋燙得紅撲撲的小孩。有一些小孩在體溫升到很高時,會突然失去知覺、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現強直或陣發性抽搐,兩眼上翻或凝視、牙關緊閉,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很多家長見到這種情形時往往慌了手腳,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小兒這種因體溫升高而誘發的驚厥抽搐,在臨床上稱為熱性驚厥,這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疾病,多見于6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首次發作的年齡多見于6個月至3歲間,這可能與嬰幼兒期腦部發育不成熟有關,一旦出現高熱,如果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就容易出現驚厥抽搐的表現。
熱性驚厥看上去雖然很可怕,但總體預后良好,短時間的驚厥抽搐,并不會對腦細胞造成太大損害,出現像一些家長所擔心的“抽傻了”,但長時間持續發作的熱性驚厥,也有可能會因呼吸困難而引起缺氧導致腦水腫,而且在發作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對小兒造成意外傷害。所以,積極防治小兒發熱和正確應對小兒熱性驚厥的急性發作,是非常重要的。
及時發現并積極處理小兒發熱
小兒熱性驚厥初發的情況為一般發熱,但由于一些家長缺乏相關的退熱常識,導致體溫迅速上升,進而出現驚厥抽搐等情況,這種熱性驚厥多在發熱出現后24小時內發生,所以,及時發現寶寶發燒是很重要的。家里常備一些急救物品和藥物,如果寶寶發燒時體溫還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為主,如額頭貼上退熱貼,適當降低環境溫度,酌情增減衣物,溫水擦浴等,同時注意讓孩子多喝溫開水,防止脫水的發生。當體溫超過38.5℃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喂一些退燒藥,并積極輔以物理降溫,盡可能地將孩子的體溫控制住,如果出現抽搐,應及時送往醫院請醫生進行診治。
正確應對小兒熱性驚厥急性發作
有些孩子在出現熱性驚厥抽搐時,家長往往顯得驚慌失措,甚至出現一些救治不當的情況,如給正在驚厥抽搐的患兒掐人中、喂水、猛烈搖晃、強制按壓,或者因怕孩子咬傷自己而用東西塞住他的嘴巴等等,這些不當的做法不僅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誤吸,而且還容易造成骨折,甚至窒息。因此,對小兒熱性驚厥的正確護理顯得至關重要。當孩子因熱性驚厥而出現抽搐時,家長首先要保持鎮定,把孩子放在一個相對安全不易受傷的地方,解開孩子的衣服,把孩子的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返流阻塞了氣管而引起窒息,不要往孩子口腔里塞東西,孩子不會自己咬傷自己的,把東西塞孩子嘴里反而會更危險,同時,也不要用力掐孩子的人中,一般來說,大多數孩子的這種抽搐都會在5分鐘內自行緩解,如果用力過猛地按壓時,反而有可能會造成骨折。待孩子平靜后,及時送他去醫院給醫生檢查,并將孩子抽搐時的情況,如抽搐時持續的時間、抽搐時的表現、意識是否清醒等信息提供給醫生,作為參考。
減少熱性驚厥復發的次數
據報道,當第一次熱性驚厥發生后,約三成左右的孩子仍有可能會在下次的發燒中再次發作,尤其是對于那些熱性驚厥首發年齡較小、初發體溫較低、持續時間較長,或有熱性驚厥及癲癇家族史的熱性驚厥患兒,在初次熱性驚厥發作后,更是容易復發。而復發的次數越多,日后發展為癲癇的機會就越大,引起腦損傷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對于那種發作次數較多、持續時間較長的熱性驚厥,還是要提高警惕,積極預防驚厥的復發,可以咨詢小兒神經專科醫生,每次發燒前給予預防藥物。
此外,因還有少部分的熱性驚厥也有可能是由腦部疾病造成的,如腦膜炎、腦炎等,所以,每次熱性驚厥發作后,最好還是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必要時需要做腰穿采集腦脊液,頭顱MR或CT檢查,以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可能,真正做到對癥處理。而對于反復發作的患兒,也還需要通過做腦電圖等檢查,來排除癲癇的可能。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科 李增清(專家預約)主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婉雯 通訊員:林慧芳)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