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兒童口吃的緣由 答非所問的寶寶當心口吃
口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結巴,大家也都不陌生,主要表現為言語節律失調,語音或字句的重復、中斷、阻滯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語助動的動作,如跺腳、拍腿等。但是,口吃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可能很多人并不太清楚。
1、發展不平衡
在2~7歲之間,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寶貝的表達和表現欲望逐漸增強。但語言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孩子的思維能力、詞匯的掌握和組織句子的能力都在發展階段,這使他們在表達復雜的思想時感到困難,說話過于急躁、激動或緊張。急于表達時,造成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信息,但表達能力卻跟不上,思考與說話的速度無法配合,從而出現較多的口吃現象。
2、模仿
兒童時期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孩子不單單喜歡模仿成年人的動作,也喜歡模仿同伴、同學的動作??诔缘母腥拘院軓?,孩子們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與口吃者經常接觸,覺得口吃的人說話好玩而模仿,久而久之就容易養成口吃的習慣。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常年與口吃者一起生活或一起玩耍,時間長了也會不知不覺中染上口吃。
3、驚嚇
兒童時期由于驚嚇而口吃的不在少數。有的父母過于嚴厲,當孩子太頑皮或做錯了某件事時,就對他們責罵他們。尤其是當孩子說錯話的時候,突然地大聲責罵讓孩子受到驚嚇,從而變得口吃起來。另外,環境的驚嚇刺激也可能導致口吃,如父母間的吵鬧、發脾氣都能使兒童在語言上突然發生口吃。
4、父母要求過急
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快有慢,有的未滿周歲就能說出簡單的語言,也有的2歲后還不能找到適當表達方式。有些父母過于心急和敏感,把孩子學話時猶豫不決或輕度頓挫看作是口吃。當孩子學話時,過多的矯正或進行斥責、嘲笑。爸爸媽媽的這些表現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副作用,使他們對自己說話也產生不滿和緊張感,從而回避一些普通的交談和某些特殊的場合,口吃現象也逐漸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5、強行糾正“左撇子”
人們常常把控制說話能力的腦半球稱為優勢半球,習慣于使用右手的人優勢半球在左側,習慣于使用左手的人優勢半球在右側。如果父母、幼兒園老師強迫左手優勢兒童(俗稱“左撇子”)用右手拿筷子、拿剪刀等,就有可能使大腦在形成語言優勢半球的過程中出現功能混亂,出現口吃。
如果孩子出現下面幾種情況,父母應提高警惕孩子是否患了口吃,盡早帶孩子接受治療:
1、發音障礙
例如把“雞”說成“底”、“豆”說成“狗”、“鞋”說成“捱”等。發音障礙跟口腔肌肉能力較弱或控制不協調、口腔器官結構異常(如唇、裂顎等)、語音掌握遲緩、聽覺障礙等有關,但受不正確的語音模范影響也可能使寶寶未能準確發音。
2、流暢障礙
最常見的是口吃?;加锌诔缘娜瞬荒芰鲿车卣f話,開口時可能出現重疊字(如我、我、我想喝、喝、喝可樂) 、拖長音節(如我——想飲可樂),或是話說到一半突然中斷,要掙扎一會才能繼續說下去。一些嚴重口吃的人說起話來還伴有小動作,例如在說話時臉部肌肉抽搐、搖頭、皺眉、張口結舌等,同時因心理障礙,會逃避與人有目光接觸。
3、答非所問
經常答非所問的孩子應排查是否存在發展性語言障礙或神經性溝通障礙。
因智能發展遲緩、社交發展障礙(如自閉癥)、弱視、聽覺障礙等原因,或是在學習語言階段缺乏適當的語言刺激,可導致孩子出現不同程度的發展性語言障礙,他們大多理解能力不足,會答非所問或不明白別人的指令等,而且表達能力弱,詞不達意、未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而神經性溝通障礙是由于腦部疾病或創傷所導致的,它可影響到孩子的理解、說話、閱讀及書寫各方面的能力。在理解方面,存在這類障礙的孩子也會無法跟從指令、難以明白別人的問題,或會誤解別人的話,所以也常答非所問,還會“有口難言”或無法明確表達意識出現說話“兜圈子”等現象,并因面部及口腔肌肉控制不靈,說話含糊不清。
(責任編輯:黃嘉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