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有記憶能力嗎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從妊娠第4個月開始,胎兒的大腦中已經偶爾會出現記憶痕跡;也有認為8個月以前的胎兒不可能具備記憶功能,但同時又認為記憶能力從胎兒期就已經開始萌芽。目前醫學界多數人都認為,胎兒具有記憶、感覺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還將隨著胎齡的增加逐漸增強。
人們發現,當嬰兒被母親用左手抱在懷里,聽到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時,很快就能安然入睡。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在醫院產科的嬰兒室播放母親子宮血流及心臟搏動聲音的錄音,發現正在哭泣的新生兒很快就安靜下來,情緒穩定,飲食、睡眠情況好,而且體重增加迅速。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中早已熟悉母親的心音,一聽到這音響就感到安全親切。
更為有趣的例子是,鋼琴家魯賓斯堤、小提琴家梅紐因以及樂團指揮羅特等人的經歷,在他們的演奏生活中都曾對一些從未接觸過的曲子“似曾相識”,即使不看樂譜,樂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源源不斷地涌現。究其原因,發現原來是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時曾經反復彈奏過這些樂曲。加拿大哈密爾頓樂團的指揮鮑里斯在一次演奏時,一支從見過的曲子突然在腦海里出現,而且十分親切,這使他迷惑不解,原來他的母親曾是一位職業大提琴演奏家,在懷鮑里斯時曾多次演奏過這支曲子。
一位名叫海倫的婦女經常給她腹中7個月的胎兒唱一首搖籃曲,等孩子出生后,不論其哭得多么厲害,只要海倫一唱那首搖籃曲,孩子立即就安靜下來。這些例子都無可辯駁地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胎兒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
西班牙薩拉戈薩省成立了一所專門研究產前教育的研究所,研究的中心課題是:腹中胎兒的大腦功能會被強化嗎?研究結果表明,胎兒對外界有意識的激勵行為的感知體驗,將會長期保留在記憶中,并對其未來的個性以及體能和智能產生相應的影響。有關研究表明,胎教是教育的啟蒙:由于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接受母體所供給的營養和母體神經反射傳遞的信息,使胎兒腦細胞在分化、成熟過程中不斷接受母體神經信息,使胎兒腦細胞在分化、成熟過程中不斷接受母體神經信息的調節與訓練。因此,妊娠期母體“七情”的調節與子女才干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