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三個月大的寶寶
在幫助孩子建立日常例程的時候,爸爸媽媽想的最多的總是孩子長大后,怎么樣給孩子建議。其實,在寶寶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給他們制定類似的日常安排,讓他們擁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使之更加穩固。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與細心。
新生兒與嬰幼兒在八周之內的年齡階段,一般比較難給他們制定計劃,在孩子想要什么被滿足以后,孩子總是喜歡自己決定睡多久、吃多少,諸如此類。
可是,在寶寶三個月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已經能夠給他們建立起日常例程了,具體有睡眠、進食和活動。同時,經過三個月的相處,爸爸媽媽現在已經能夠知道寶寶的習慣、喜好與排斥等,這些都會慢慢變成寶寶的個性顯現。
日常例程的制定,能夠有效地幫助寶寶調整并適應,主要有日常的作息、喂養等一系列的行動,這會給寶寶帶來一些意義上的一致性與結構化管理,可是并不是像成人世界里的規矩一樣那么嚴格。
三個月寶寶的日常例程,包括哪些事項?
爸爸媽媽平時可以記錄下寶寶的睡眠和飲食模式從而找到規律,具體有相互間的影響、作用。寶寶最好是能夠做到在自己的嬰兒床以外的地方睡覺。可是要是給寶寶喂飯的時間晚了,或者午睡不完整的話,寶寶的生活規律就會受到影響,嚴重的時候還會被打亂。所以,爸爸媽媽建立的日常例程需要具備相應的靈活性,不要生搬硬套,確保能夠在不同的情況下靈活運用。
結構化的日常例程跟我們所說的時間表是不一樣的,時間表偏向于幾點鐘做什么,而日常例程主要是想讓寶寶養成一個規律,幫助寶寶培養習慣。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對于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有個概念,這樣可以讓寶寶產生期待。這將幫助嬰兒更好得適應并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
每一次當爸爸媽媽喂養寶寶、換尿片、在寶寶哭泣的時候安慰他,最好都要強化寶寶的意識,讓寶寶知道有人在身邊。可是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要是爸爸媽媽不夠細心,寶寶的壓力就會變得非常大。這對于嬰兒的大腦及身體的成長、發展都具有推動作用。
嬰兒的世界需要爸爸媽媽同步參與
孩子滿三個月以后,爸爸會察覺到寶寶好像是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原因在于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寶寶總是很開心,他不哭、不鬧、不挑剔。事實上,這主要是跟媽媽給孩子喂養、供食,以及熟悉的氣味等因素相關。如果爸爸也想跟寶寶這么好的話,可以讓媽媽把母乳擠到奶瓶里,然后讓爸爸幫助去喂養寶寶。
同時,也可以讓爸爸來幫助寶寶洗澡、換尿片,讓寶寶感受到爸爸的愛。寶寶對于習慣和適應需要時間,而當爸爸媽媽為他們建立起了常規的例程時,這樣在無形之中能夠喚起寶寶的行為意識。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