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胎記和血管瘤
“紅胎記”在新生嬰兒中非常普遍,發病率高達1%。雖然不良“紅胎記”發病的確切機制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血管瘤。
很多市民對血管瘤不重視,與他們沒有認識到其危害性有較大的關系。比如常見的海綿狀血管瘤,如果發生在面部會嚴重影響外觀,大面積發展,可能引起關節畸形,影響活動。草莓樣血管瘤,可以發生在除手足心以外的全身任何部位,表面高低不平,一般都高出皮膚,顏色呈鮮紅或者紫色,一般嬰兒出生時就有,有些會在出生后3至5周內發生。盡管多數患者的血管瘤會自行消退,但是一旦伴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其他綜合征,病死率高達50%。
既然血管瘤發病初期,與普通胎記甚至蚊蟲叮咬的癥狀相似,那么應該怎樣加以區分呢?體表的血管瘤可以通過按壓與胎記加以區別,血管瘤通過按壓可以褪色,褪色后皮膚顏色跟周圍的正常顏色相似或變得蒼白,放開后迅速復原,或者按壓時面積縮小,放松后則恢復原狀。
此外,觀察顏色變化和是否繼續生長是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家長可對發生異常的地方拍照,或者用尺子測量大小,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出現長大,那么就要及時到醫院治療,不能耽誤了病情。”僅僅長在面部的“胎記”,若顏色較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壓迫不能褪色,則有可能合并生成腦膜血管瘤,使部分患兒智力低下或患上青光眼,此時務必盡早檢查以排除病變可能。
如果“胎記”為淡紅色、長在前額或頸背部,此類為真胎記,大多無需治療,雖在孩子哭鬧或環境溫度變化時胎記顏色可能加深,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到了入小學時胎記可能逐漸褪色甚至消失。
血管瘤有可能自行消退,事實上,嬰幼兒期真性血管瘤有25%的病例,在4~6歲期間能自行消退,且毫無痕跡。因此,有“紅胎記”的小患者,一定要及時就醫,并明確診斷是否真性血管瘤。確認為血管瘤后,可以在專業醫生建議下密切觀察,若在一定時期內腫瘤不能消退,就再選擇其他方法及時治療。
因為血管瘤有自發消退的特點,所以孩子血管瘤的治療,要根據年齡、部位、類型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對于發展快的,危及眼睛、眼瞼、口唇、舌、鼻咽、會陰部,妨礙功能或影響正常發育的血管瘤,應盡早接受治療。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很多,有外科切除、激光治療、硬化劑注射等等。但無論哪種治療方法,都可能留下一些治療后的繼發畸形,比如斑疤、色素沉淀等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