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洗澡講究的時間與方法
一、打預防針后暫時不要洗澡。寶寶打過預防針后,皮膚上會暫時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這時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
二、孩子打不起精神,不想吃東西甚至拒絕進食,有時還表現出傷心、愛哭,這可能是孩子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經生病了。這種情況下給孩子洗澡會導致孩子發燒或加劇病情發展。
三、嘔吐、頻繁腹瀉時,不能給孩子洗澡,因為洗澡后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易導致急性腦缺血、缺氧而發生虛脫和休克。
四、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給 發熱的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甚至有的還會發生驚厥;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致 使寶寶身體的主要臟器供血不足。另外,發熱后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故主張熱退48小時后才給寶寶洗澡。
五、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不宜洗澡。孩子發生燒傷、燙傷、外傷,或有膿皰瘡、蕁麻疹、水痘、麻疹等,不宜洗澡。這是因為孩子身體的局部已經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炎癥和水腫,馬上洗澡會進一步損傷而感染。
六、喂奶后不應馬上洗澡。喂奶后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后擴張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其次由于喂奶后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嘔吐。所以洗澡通常應在喂奶后1-2小時進行為宜。
七、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于2500克的寶寶。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于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差,很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所以對這類特殊的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給以洗澡。
八、肺炎、缺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時,更應避免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發生缺氧等而導致生命危險。
九、室溫和水溫過低時不宜洗澡。給寶寶洗澡除了寶寶本身的因素外,還應該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給寶寶洗澡時溫度不宜過低,環境溫度以26-28℃為宜,水溫在40-42℃,如果過低,容易造成寶寶感冒。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