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溺愛是把匕首!家長們應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近日,杭州市東園小學副校長吳海燕發現,八成送孩子進校門的家長一手攙娃、一手撐傘,身上還背著沉重的書包;有老人最后蹲著給娃換鞋,卻被娃頻頻埋怨。 于是,她給600位家長發短信,要求家長讓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誰知僅有3位家長回復,吳海燕因此被網民稱為“最郁悶校長”。這些家長無疑都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包辦了,這導致孩子可能會喪失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也容易形成驕縱跋扈的性格。
寶寶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
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師都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飯太慢或弄臟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導致孩子不會自理。
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后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那么,想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應該怎么做呢?
在平時父母要放手讓寶貝去做他想做的事,不要怕孩子受挫,也不要怕孩子做錯了,孩子不會可以教,但是學習練習的過程父母要給與。很多父母怕孩子做錯了,還沒做就開始教,不停的說。說到孩子對一件本該好奇的事情失去了興趣。有種愛叫放手,所以對于孩子,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做。
在生活上很多家務都可以讓孩子學習,比如打雞蛋,削瓜皮,扔垃圾,幫媽媽在廚房打下手什么的,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家里是個小幫手,能幫爸爸媽媽分擔家務。讓孩子從內心的對自己做的事情有信心。從而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多事情就是孩子在沒學會之前會有抗拒,一旦學會了就會變得主動。所以,做好了父母的鼓勵很重要。
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能代勞的,刷牙洗臉,做作業什么的,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任務,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觀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不是推托,家長不提醒在孩子潛意識里就會想這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刷牙洗臉,洗澡這些都需要慢慢的學會自己動手做。快上小學的孩子,整理書包也算是自己的事。在個人事情劃分上,父母要有明確的說明,不能代勞的要讓孩子知道。
家長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方法是很重要的哦。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