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是怎么引起的 它到底有多可怕
小兒麻痹癥是急性傳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環系統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經系統。患者多為一至六歲兒童,主要癥狀是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肢體疼痛,發生癱瘓。小兒麻痹癥要做哪些檢查?
小兒麻痹癥是怎么引起的
脊髓灰質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造成弛緩性肌肉麻痹,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癱瘓出現,嚴重者累及生命中樞而死亡;大部分病例可治愈,僅小部分留下癱瘓后遺癥。自從口服的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投入使用后,發病率明顯降低。
而少部分患者可因病毒毒力強或血中抗體不足以將其中和,病毒可隨血流經血腦屏障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嚴重者可發生癱瘓。偶爾病毒也可沿外周神經傳播到中樞神經系統。特異中和抗體不易 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故腦脊液和糞便內病毒存留時間較長。因此,人體血循環中是否有特異抗體,其出現的時間早晚和數量是決定病毒能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因素。
小兒麻痹癥要做哪些檢查
①病毒分離或抗原檢測
起病1周內,可從鼻咽部及糞便中分離出病毒,糞便可持繼陽性2~3周。早期從血液或腦脊液中分離出病毒的意義更大。一般用組織培養分離方法。近年采用PCR法,檢測腸道病毒RNA,較組織培養快速敏感。
②血清學檢查
特異性免疫抗體效價在第一周末即可達高峰,尤以特異性IgM上升較IgG為快。可用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酶標等方法進行檢測特異抗體,其中以中和試驗較常用,因其持續陽性時間較長。雙份血清效價有4倍及4倍以上增長者可確診。補體結合試驗轉陰較快,如期陰性而中和試驗陽性,常提示既往感染;兩者均為陽性,則提示近期感染。
小兒麻痹癥有什么危險
小兒麻痹的癱瘓隨病毒損害的神經部位不同而不同,如侵及的是脊髓神經(最常見),常累及四肢肌群、呼吸肌、頸、腹、背、腰等處;如侵及延髓的呼吸與循環中樞或吞咽、咳嗽的神經,則可發生呼吸與循環衰竭,吞咽困難,食物嗆入。
如果侵及整個大腦,便可發生昏睡、意識不清、抽搐、昏迷。因此感染小兒麻痹即使能及時治療不致有生命危險,也常常遺留下難以治療的殘疾,所以這是一個重點預防的傳染病之一。
小兒麻痹癥患者的飲食:
第一、最常見的飲食就是不要過多食糖,因口腔內的細菌會使糖發酵,易患蛀齒而影響食欲。
第二、不要偏食,因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
第三、不要過多食用姜,蔥,味精,胡椒,酒等調味品也是麻痹癥后遺癥的飲食之一。
第四、不要吃油炸,辣,油膩,辛熱,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難消化的食物,因小兒體質多熱,再食油炸等辛熱食品易引起熱病。
第五、不宜濫食溫補,因小兒為純陽之體,只宜滋養清潤食物。
小兒麻痹癥的日常護理
①注意飲食護理,發熱期間給予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熱退后改用普食。耐心喂養,對有吞咽困難及食后嗆咳者,采用拍背、體位引流法防止窒息。嚴重病例鼻飼,每周更換1次鼻飼管。還可靜脈供給營養。做好口腔護理。待吞咽功能恢復時,先試喂少量開水,再慢慢增加食品數量及種類,以訓練患兒的吞咽功能。
②作好皮膚護理,患兒多汗長期臥床,須保持皮膚清潔,定時更換體位,動作輕柔,以免加重疼痛。受壓部位及骨突處應用50%乙醇每日按摩2次,改善局部血循環,必要時使用氣圈或海綿墊,防止褥瘡及墜積性肺炎。
③觀察患兒大小便情況,有尿潴留時可定時壓迫膀脫協助排尿。及時清理排出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責任編輯:黃婉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