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的危害治療
母乳性黃疸的危害
寶寶健康牽動全家人的心,一旦生病家長就會擔心,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寶寶健康。母乳性黃疸作為一般的寶寶病,很受家長們的關注,母乳性黃疸有危害嗎?很多朋友提出這樣的疑問,下面就來為大家解答這一個問題。
母乳性黃疸可分為早發型和遲發型,發病原因是由于此種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嬰兒膽紅素在腸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黃疸。一般來說,隨著月齡的增長,黃疸可逐漸消退,對寶寶生長發育并無多大影響,不必過于擔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黃疸沒減輕,或反而加重,應該再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母乳性黃疸的孩子一般狀況都很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況,使間接膽紅素與白蛋白分子結合的牢固,因此更難以透過已趨于成熟的血腦屏障而損傷腦細胞。再者,母乳性黃疸的子血中膽紅素濃度都不會太高,經停喂母乳后血中膽紅素會迅速下降。一般情況下停母乳1~3天血中膽紅素可下降原來水平的50%。
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一般不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多數能自行恢復。所以母乳性黃疸并沒有什么大的危害,新爸爸新媽媽也不用太擔心。
母乳性黃疸會如何治療
母乳性黃疸,是新生兒黃疸持續至1-2個月的狀況。與新生兒黃疸的癥狀相同,就是皮膚和眼白會泛黃。
如果黃疸現象持續2-3周還沒消退的話,要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認寶寶是否為母乳性黃疸。爸媽可以暫停母乳喂養3天,改為人工喂養,以測量寶寶血液中膽紅素的量。注意,奶量以150ml/kg計算。暫停母乳期間,媽媽應該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后繼續母乳喂養。
如果膽紅素有減少,那表示引起黃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這個時候寶寶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療,爸媽可以喝平常一樣為是,不要因為怕黃疸而停止哺喂母乳。黃疸癥狀較嚴重的寶寶可以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為了減少本病的發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數,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