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補鈣最常見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認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實不是這樣。通常,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的鈣,過量補鈣并不能變成骨骼,反而會引起并發癥,危害老人健康(健康食品)。 鈣是這樣被人吸收的:鈣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鈣(即血液中鈣的含量),再通過骨代謝,把血鈣進行鈣鹽沉積,形成骨骼。不是說鈣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鈣的含量必須保持在一定水平,過多或過少都不行。過量補鈣,血液中血鈣含量過高,可導致高鈣血癥,并會引起并發癥,如腎結石、血管鈣化等。
誤區二:補鈣能治好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性骨骼疾病,是人體衰老的表現。女性在絕經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歲一般都會出現骨質疏松。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在30―35歲左右達到一生中所獲得的最高骨量,稱為峰值骨量。此后,就開始骨丟失,特別是絕經后的女性,在絕經后1―10年,骨量丟失速率明顯加快,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丟失期。由此可見,要想老來骨頭硬朗,就得在35歲之前打好基礎。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補鈣并不能逆轉骨量減少的趨勢,也不可能治愈骨質疏松。
誤區三:治骨質疏松不辨病因
骨質疏松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原發性的骨質疏松和繼發性的骨質疏松。女性(女性食品)絕經期后出現的骨質疏松,老年男性(男性食品)出現的骨質疏松都屬于原發性的骨質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誘因(如藥物)而引起的骨質疏松則屬于繼發性的骨質疏松。不同類型的骨質疏松,治療手段不一樣,千萬不能不加區分,一律補鈣,否則會出現并發癥。 繼發性的骨質疏松,如鈣營養不良等引起的骨質疏松,補充鈣劑就非常有效;而對于原發性的骨質疏松就不能依靠補鈣來治療。
絕大多數老年人發生的骨質疏松屬于原發性骨質疏松,這類老年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比如絕經期女性可補充雌激素等,盲目補鈣沒什么作用。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質疏松,現在能做到的只是預防和減緩。像某些廣告上宣傳的那樣,吃了某種補鈣制劑,就能治療骨質疏松,是沒有道理的。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霉菌性陰道炎致陰道口反復瘙癢如何應對
2024-10-28人流后復查 B 超顯示宮腔積液嚴重嗎
2024-10-28哪里能治好前庭大腺囊腫?
2024-10-28宮頸息肉術前 HPV 檢查陽性值 1
2024-10-28服用白云山消渴丸后多久能懷孕
2024-10-2827 歲男性用少腹逐瘀顆粒對懷小孩有
2024-10-28購買很多金雞膠囊在家保存需注意什么
2024-10-28太太哺乳期,丈夫能吃萘哌地爾片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