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黃疸正常值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出現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主要癥狀為皮膚、黏膜、鞏膜發黃,孩子食欲不振、不安躁動,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有60%的足月產寶寶在出生后一周內會出現黃疸,80%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
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具體又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么,怎么區分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呢?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膽紅素為參考指標的,只要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5μmol/L(15mg/dl)即為正常。另外,生理性黃疸的孩子除了皮膚黃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沒有多大影響,而且一般在一個月內癥狀就會自動消除。病理性黃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膚變化,通常還又哭又鬧又拒奶,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盡快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否則可能會引發核黃疸,后果非常嚴重。
嬰兒黃疸怎么辦?
假如嬰兒黃疸長時間不退,建議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
1、因母子血型不和造成的新生兒溶血癥,輕者可單純應用中藥治療。口服退黃中藥,并可靜脈滴注“茵梔黃注射液”。較重者,在中藥的基礎上加用光療和白蛋白、強的松及酶誘導劑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加快退黃速度。換血療法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對于嚴重病例必要時可以采用。
2、因感染所致的黃疸,占本病的絕大部分,一般主張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根據中醫辨證的規律,而分別采用清熱利濕,解毒退黃,健脾養肝等法。對有明顯感染征象者,應有針對性地應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療效果。
3、對黃疸持續日久不退者,在相應的西醫治療的同時,輔以中藥扶助正氣,調和氣血陰陽,可協同西藥發揮治療效應,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24 歲經常痛經一天,多泰脈血康膠囊
2024-10-28未按時服用逍遙丸,此藥作用及必服原因
2024-10-28康婦軟膏使用多久算一個療程?
2024-10-28老婆懷孕后能吃金雞膠囊嗎,對胎兒有影
2024-10-28如何辨別美卓樂甲潑尼龍的真偽
2024-10-28瘙癢伴少量黃色膿液及宮頸糜爛能否用藥
2024-10-28宮頸糜爛患者能否使用保婦康栓
2024-10-28同房后陰道有灼熱下墜感,檢查白帶能確
2024-10-28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