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有哪些癥狀?
小兒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分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獲得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其具體臨床表現如下所述。
一、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1、病史:注意甲低家族史;居住地甲狀腺腫流行情況;母孕期服用碘制劑及甲亢藥物;母孕期胎動少;過期產;出生體重偏大。
2、臨床表現:癥狀出現早晚及輕重程度有很大區別。甲狀腺缺如者于新生兒期即出現癥狀。有部分腺體的小兒在出生后半年才開始發病。
(1)新生兒期表現:可有前囟大4cm×4cm、后囟0.5cm、身長偏低、胎便排出遲緩、便秘、生理性黃疸延長、少哭、哭聲嘶啞低直、嗜睡、喂養困難、食少或不吸吮、咽下困難、嗆奶、腹脹、臍疝、呆滯、體溫不升(常在35℃以下)、皮膚呈花斑狀、皮膚涼且濕、額紋多,另外舌大、寬且厚, 呼吸道有粘液水腫致鼻塞及分泌物增多,面容臃腫狀,鼻根低平、眼距寬,發際低;高血脂者可見面部白色皮脂腺疹,呼吸表淺、困難,甚至呼吸暫停;心率緩慢和心音低鈍。
(2)幼兒及兒童期表現:多數在生后數月或1~2歲就診,此時甲狀腺素缺乏嚴重,癥狀典型。特殊面容有面部水腫、鼻梁低平、眼距寬、眼裂小、眼瞼腫、唇厚、舌大且厚、舌常伸出口外、流涎、毛發枯黃稀疏、前發際低、皮膚粗糙(以手足底尤為明顯)。皮膚與手掌、足底發黃但鞏膜不黃,四肢伸側及軀干可見毛囊角化,全身臃腫狀,是為粘液水腫,非指凹性,頸背、手背、腹部等處明顯。生長發育遲緩表現為不勻稱性身材矮小、頭大、頸短、四肢粗短、手足指(趾)粗短呈鏟形、軀干相對較長、上/下部量比例>1.5、前囟閉合晚、出牙延遲、牙小而稀。 運動發育落后表現為坐、爬、站、走均落后。 智能低下表現為表情呆滯、安靜、對外界不感興趣或無反應、智商低、記憶力及注意力均下降、聽力下降、感覺遲鈍、動作拙、嗜睡。其他表現還有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痛覺減弱;基礎代謝率低:體溫低、畏寒、少汗、皮膚涼、憋氣、心率慢、血壓低、納呆、腹膨隆、臍疝、便秘、大便干燥。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陷者有不同程度甲腫。
因此,凡遇到以下情況應常規查甲狀腺功能以確診: 喂養困難、生長障礙、哭聲低啞、體溫不升、腹脹便秘、黃疸遲退、貧血、智力低下、頑固性低血糖、心包積液、原因不明的低電壓,伴有過期產、巨大兒、臍疝。
二、獲得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1、病史:起病較緩慢,發病年齡多在6歲以后,以青春期女孩多見。
2、臨床表現:甲狀腺無痛性腫大較常見,多無主觀癥狀,少數有頸部疼痛、吞咽困難、聲音嘶啞、頸部壓迫感。非缺碘區青春期甲狀腺腫首先考慮本病。癥狀與發病早晚有關,3歲后發病者智力可正常,但精神遲鈍、反應慢、嗜睡、記憶力及理解力均差、學習成績下降、行動遲緩、表情呆、食欲低下、腹脹、便秘、生長遲緩或停滯,5~10%患兒有一過性甲亢癥狀如情緒激動、易怒、多動、多汗等,3~6月自行緩解。
3、體征:甲狀腺彌漫性不同程度的腫大,質地中等,表面光滑,也可觸及分葉狀或小結節樣感。面部呈臃腫、毛發稀少、緩脈,嚴重者粘液水腫,可合并心臟病,有心包積液。
因此建議有以下臨床表現的患兒應作為疑似病例進行篩查,這些癥狀包括甲狀腺大、身材矮小或身高增長緩慢、肥胖、乏力、納差、多食易饑、怕冷、怕熱多汗、心動過緩、心音低鈍、心動過速、心音亢進、便秘、便頻、反應遲鈍、多言好動、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成績差、面色蒼白、皮膚干燥粗糙、皮膚及四肢末梢涼、顏面部及四肢水腫、頭發稀疏、腹脹、眼球突出、腿疼、月經不調及糖尿病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