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折臨床常見癥狀及特點
小兒骨折不僅發病率高,而且因為其骨骼在不斷生長發育,所以損傷與成人是有一定區別的,不能一致對待。一般輕微小兒骨折可無全身的臨床表現。重癥者易導致骨骺分離損傷,可引起進行性成角成形,出現肢體形狀改變,而產生畸形,嚴重影響患兒的日常生活。
小兒骨折癥狀特點
(1)易發生骨骺及骺板的損傷。骺板由軟骨細胞組成,具有減震作用,使小兒不會像成人那樣發生嚴重粉碎性骨折或韌帶斷裂損傷,但卻容易發生骨骺分離損傷。由于骺板具有生長潛能,在損傷后可能引起生長障礙或紊亂即過度生長、生長遲緩、生長停止或不對稱生長。特別是周邊性骨骺與干骺端形成骨橋或骨骺早閉,可引起進行性成角成形。
(2)青枝型骨折較多。小兒骨膜肥厚且堅韌,能起到鉸鏈作用,在骨折時能限制骨折端發生移位,如同折斷青枝,只有彎曲而無斷裂。
(3)骨折愈合快。新生兒骨折僅需2周可愈合,兒童一般骨折4~6周即可愈合。同時,小兒骨骼生長過程中,可塑能力強,對骨折造成的畸形有較強的自我矯正能力,年齡越小,矯正能力越強。這種情況在成人骨折中根本不會發生。
小兒骨折臨床癥狀
1、全身情況:
輕微骨折可無全身的臨床表現。一般骨折,由于瘀血停聚,積瘀化熱,5~7日后體溫逐漸降至正常,無惡寒或寒戰,兼有口渴、口苦、心煩、尿赤便秘、夜寐不安、脈浮數或弦緊、舌質紅、苔黃厚膩。
2、局部情況:
(1)畸形:骨折時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韌帶牽拉、搬運不當而使斷端移位,出現肢體形狀改變,而產生畸形。
(2)骨擦音:由于骨折斷端相互觸碰或摩擦而產生,一般在局部檢查時用手觸摸骨折處而有感覺到骨折的臨床表現。
(3)腫脹:骨折后局部經絡損傷,營血離經,阻塞絡道,瘀滯于肌膚腠理而出現腫脹。若骨折處出血較多,傷血離經,透過撕裂的肌膜及深筋膜,溢于皮下。即成瘀斑。嚴重腫脹時還可出現水泡、血泡的骨折的臨床表現。
(4)活動功能障礙:由于肢體失去杠桿和支柱作用,由劇烈疼痛、筋肉痙攣、組織破壞所致。一般來說,不完全骨折、嵌插骨折的功能障礙程度較輕,完全骨折、有移位骨折的功能障礙程度較重。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生完孩子陰道松弛的修復方法有哪些
2024-10-29吃調經促孕丸期間能否備孕?
2024-10-29某種藥的服用時間、副作用及能否長期用
2024-10-29兒童用藥普利莫、復可托、核酪口服液如
2024-10-29服用云南白藥保險子后對奶水有無影響
2024-10-29剛懷孕出血,開了黃體酮,能一起吃嗎?
2024-10-29喂奶期間能否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
2024-10-29孕婦吃藥是否一定有副作用對胎兒不好?
2024-10-29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